包拯为何弃官十年?弃官的原因是什么?

2020-12-26 06:37:56 作者: 包拯为何弃官

image.png

  包拯以为当官是为国为民谋福利,而不是为获取一己私益。而尽孝高于一切,只要可以尽孝之人才能为国尽忠。与包拯素有过节的欧阳修也客观地点评包拯说:“罕见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包拯经过“先尽孝,后尽忠”,做到了忠孝分身,在其时可以说是给一切官员做了一个杰出的典范。吴奎在其《墓志铭》中说:“(包拯)极力于亲,尽萃于君。”便是说包拯在尽忠、尽孝方面在其时是被充分肯定的。

  包拯可以清凉终身,誉满朝野,也离不开妻子董氏的支撑和辅佐。董氏身世于官宦之家,自幼便读书识字,可以说是知书达理。董氏与包拯成婚后,对包拯说:“大老公天然应当为君上效能,家里有我来照顾双亲,我会像对亲生爸爸妈妈相同服侍他们,你定心去参与科考吧。”所以,包拯留下贤惠的妻子在家照顾爸爸妈妈,赶赴京城参与科举。

  而包拯考中进士,却为尽孝心而扔掉官位,此举不只没有惹恼妻子,反而赢得了妻子的尊敬。董氏了解老公“先尽孝后尽忠”的主意,毫不勉强地陪同老公赡养双亲。十年间,董氏一向无怨无悔地伴其左右。

  包拯遗留下来仅有的一首诗,据他的“学生”张田说,便是包拯此刻写下的一首“明志诗”。诗曰: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书有遗训,勿贻来者羞。

image.png

  “清心”是治身的底子,“直道”则是处世的要诀。垂直而细微的树干,一定会长成可以支撑大厦的栋梁;百炼的纯钢,决不会用做曲折的钩子。仓库里堆满粮食,连老鼠、麻雀也会快乐;郊野里寸草不生,连兔子、狐狸也会发愁。

  史书上记载着古人许多名贵的经验,当官就要做好官,千万不要留下羞耻之事,让后人笑骂。这便是包拯出仕当官的座右铭。他在诗中直抒胸臆,光明正大地表明晰自己从政和为人的品德原则,即清心治本,直道处世。

  就这样,包拯在处理完爸爸妈妈的凶事之后,带着成为国之栋梁、为民造福、留名史书的决计,离别家乡,踏上征程,开端了他千古流芳的政治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