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的官吏们听了官司都觉得棘手,这要是判赔的话,王某就吃了亏;要是判不赔的话,张某便平白死了头耕牛,也是冤枉。包拯却是笑呵呵地对两人说道:“你们本是同村老友,仅仅一时的疏忽大意,耕牛自己抵角而死了,谁都没有差错,却都有过错。可这就让你们老友之间反目成仇,实在是不应。”说罢,包拯便在状纸上写了四行字:
二牛抵角,不死即活;活牛同耕,死牛同剥。
两人听了都觉得合理,也镇定了下来。谢过包拯之后,便携手走出了公堂。
包拯的断案才能在千百年艺术创作下,已被传得神乎其神。可是,尽管那些断案故事中有前史依据的不多,可是包拯长于断案却是千真万确的,并且每次断案都彰显出他过人的才智和专心为民的仁爱之心,对此后边还会有具体的描绘。
初出茅庐的包拯在天长县任上的政绩其实在前史上并没有过多的记载。但一件“牛舌案”已充沛展示了包拯的断案技巧和才智才能,使包拯在这样一个吉祥的鱼米之乡得以小试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