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两征焉耆:大唐安西都护府,三千战甲可灭国
焉耆,坐落天山南麓,吐鲁番盆地西部与塔里木盆地北部的接壤区域。高昌之战的一个渊起,便是高昌侵略焉耆。大唐出动戎行,算是救焉耆于水火。所以,大唐与焉耆不只应该风平浪静,并且应该与子同袍。
可是,仍是由于西突厥。西突厥做大,其影响力有必要要向天山南麓的西域诸国浸透。高昌被灭,焉耆必然会成为第二个撮合方针。
所以,焉耆反水,大唐出动戎行。
公元644年,大唐安西都护郭孝恪上表请征焉耆。当年八月,李世民录用郭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率步骑三千征伐焉耆。
征战焉耆的出动戎行规划,远不及灭国高昌。原因便是大唐现已在高昌故地树立安西都护府,冲击半径不是以长安为中心,而是以交州和西州为中心。发起的部队主要是西域驻军和属国部队,作战半径不会几千里远征,征战的意图不是灭国而仅仅降服。
唐军没有动身,焉耆国王龙突骑支的三个弟弟,便跑到西州向唐军屈服。所以,郭孝恪以龙栗婆准为导游,进军焉耆。唐军夜间悄然渡过郊外盐沼,佛晓时分爬上城墙,然后忽然发起进攻,斩虏七千,生擒焉耆国王。
战后,郭孝恪以栗婆准掌管焉耆国政,然撤离军。
可是,唐军刚走,西突厥的援军就兵临焉耆王城。突厥人抓捕龙栗婆准还不算完,当即派五千马队追击唐军。可是,此刻的大唐是主雄臣强,西域都护郭孝恪回马一枪,就在银山(今新疆托克逊西)打败突厥追兵。
可是,焉耆仍是被西突厥操控。突厥人阿史那处那,作为降服者,操纵焉耆国政。后来,阿史那处那,还派使者向大唐出使。李世民以为突厥人是在寻衅大唐,呵斥焉耆使者。西突厥震恐,不敢直接强占焉耆。然后,焉耆拥立龙栗婆准的堂兄龙薛婆那支为焉耆国王。可是,龙薛婆那支,依旧举国依靠西突厥。
所以,大唐就只能再次征战焉耆。
03.终战灭龟兹:焉耆和龟兹捆在一同打
龟兹是西域大国,坐落焉耆以西,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绿地重镇,也是丝绸之路的要害节点。
龟兹国,汉时旧国,都白山之南百七十里,东去焉耆九百里,南去于阗千四百里,西去疏勒千五百里,西北去突厥牙六百余里,东南去瓜州三千一百里。
公元647年,白诃黎布失毕继位后,便中止向大唐朝贡,一同攻击邦邻,完全依靠西突厥,应战大唐的西域次序。
公元648年,唐太宗李世民决议出动军队龟兹,令持节昆丘道行军大总管、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安西都护郭孝恪,征发铁勒十三州及突厥、吐蕃、吐谷浑等胡族戎行10余万人,进攻龟兹。
要打龟兹,必征焉耆,由于焉耆正好挡在龟兹之前。所以,唐军首先霸占了焉耆北部的处罗、处密二部,焉耆王龙薛婆那支弃城而逃。唐军穷追不舍,将其捕获,并立龙薛婆那支的弟弟为焉耆国王,使焉耆国作为唐朝的藩属国。
攻灭焉耆之后,唐军向龟兹内地进攻。高昌和焉耆仅是几千戎行的作战规划,而龟兹竟派出了五万大军,在多褐城决战唐军。
唐将韩威接战后佯败撤离,龟兹三军反击。韩威在与曹继叔所部集合后,便当即发起反击,大北龟兹追军,并乘胜追击80里。龟兹王白诃黎布失毕,退保国都伊逻卢(今新疆库车北)。
公元648年11月,唐军主力霸占伊逻卢,白诃黎布失毕,再退保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以东)。唐军持续追击,在拨换城下,阿史那社尔连攻40天,于当年闰12月破城。
破城之后,唐军与龟兹军持续在拨换城激战,唐安西都护郭孝恪战死。这以后,唐军曹继叔、韩威所部打败龟兹丞相那利所部,斩首三千。再后,那利集结龟兹在天山北部的万余大军抢夺拨换城,唐军曹继叔所部自动迎击,阵斩八千余级。那利单骑逃跑,后被龟兹降兵捕获,送交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