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的读书人都要考科举?古代的科举有多难考?

2021-01-05 04:59:04 作者: 为什么古代的

  为什么古代的读书人都要考科举?下面小编为咱们带来具体的文章介绍。

  科举准则自创建实施今后,成了读书人当官的敲门砖。宋真宗亲作《劝学文》,尔后经过历代士子们的咀嚼、消化、提炼、再创造,便成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情与理,书中自有天与地。”

image.png

  《劝学文》不止六句,撒播下来、家喻户晓的却只有这六句,金钱、美人、高官、厚禄、轻车、宝马,人生所欲,无过于此者。尔后又演化成了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五言绝句:“朝为田舍郎,暮登皇帝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皇帝重英雄,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上面这几句众所周知、家喻户晓、家喻户晓的劝学告诫,和《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幼学琼林》等,同时成为幼儿启蒙教材。在幼稚单纯的心田中,播下了读书应举的种子,播下了父辈深切的期望和寄予。科举的魅力,正是经过这样的方法灌输着一代又一代的。

  期望是夸姣的,实际又是严酷的。实际上,经过科举走上宦途之路的仅仅是极少数,中进士的概率大致不会超越千分之一。咱们就以清代为例,看一看各级考试中的选取份额。

image.png

  科举的功名从低至高分别为秀才、举人、进士。依照规则,大府秀才名额20名,大州县15名,小县4至5名。全国秀才名额在25000名左右,举人限额在1500人左右。自从咸丰三年(1853)清廷同意各省增加名额起,各府考试生员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人数增加到30000多人。乡试中选取举人的限额保持在1700多人上下。依照这个份额,一个步入科举的读书人,童生要考取秀才,踏上科举之路的榜首级台阶就荆棘丛生,崎岖弯曲。

  举人与秀才的限额份额按规则大体是1:20,可是,增加历年落榜者,按大、中、小省,分别是80:1、60:1、50:1,筛选率就很可观了。参与会试、殿试考进士,份额便是30:1、40:1。这种考试都是三年一次(恩科在外),三级考试都能顺畅经过,大体也要十年的时刻,假如考生在哪一级上蹉跎一下,便是十几年乃至是几十年了。

image.png

  虽然科举难度极高,但清朝政府却将不断地增强吸引力。准则规则:考中秀才,即能得到国家优遇,能够免去官役和差役,乃至能够获得当地官以礼相待。而要是中了举人,就有了当官的资历。因而读书人中了秀才想举人,中了举人想进士。没中的含辛茹苦要考中,落地的死不瞑目要再考,一发而不可收拾。

  士子们以几万分的尽力,竞赛万分之几的期望,必然会形成秀才、举人、进士三个阶梯下一批又一批的落榜者。落第者大军中,千姿百态,两鬓斑斑,没有考取秀才,仍混迹于童子军中者,大有人在。

  清代科举史上活到老考到老的比如不乏其人。如广东顺德人黄章,年近40才考中秀才,83岁被选为贡生,100岁时参与乡试。从广东到北京顺天应试,千里迢迢,一路上由曾孙伺候照顾。入考场时,黄章在灯笼上大书“百岁观场”四个字,由曾孙在前引导。黄章百岁参与乡试成为科场美谈,这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的事。

image.png

  无独有偶,相谐成趣的是,广东诸生谢启祚百岁参与乡试,比赛举人功名。谢启祚先后有三妻二妾,生子23人,女12人,孙29人,曾孙38人,玄孙2人。这个五世同堂的人瑞,不颐养天年,以期颐之寿,仍披挂上阵,征战科场。

  依照常规,谢启祚这等年纪参与乡试,应由当地督抚呈报礼部请皇上赏赐举人,但被谢启祚回绝。他说,科名有定数,我内行尚健,岂知我不能为老儒们意气昂扬?这次他公然中举,与谢启祚列名举人的有一名12岁的少年,少年得志与大器晚成相得益彰,成了同榜年谊。主考官有感于此,在鹿鸣宴上以诗纪事,有“白叟南极天边见,童子春风座上来”之句,作为科场美谈颂扬一时。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