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如何管理户口和赋税的?里甲制和保甲制是怎么回事?

2021-01-06 18:47:15 作者: 清朝是如何管

  保甲准则起先分为两级,以10户为甲,10甲为保。后来在甲之下又加进了牌,成为牌、甲、保三级,别离设牌头、甲长和保长。按规则,每户都印牌一份,上书户长及成员的名字,凡有收支,都有逐个注明。其他如寺院、客店都要发给印牌或簿书,以便挂号收支来往。

  保甲制往往又和连坐互保联络在一同,清初规则:“凡遇响马,若一家藏匿,其邻九家、甲长、总甲不可首告,俱治以重罪不贷”。康熙时期,又推广“十家连坐”以保护操控和社会治安。

image.png

  至乾隆时期,保甲准则逐步强化。首先是保甲的编制扩展了。其时,不光内地各省民人要编立保甲,连蒙古各地的民人、改土归流后西南山寨等边远区域也实施保甲制;其次,保甲的内部安排也更趋于紧密。

  保甲安排的紧密,从每户悬挂的木制门牌中就可窥见一斑。按规则,民人每户的门牌须包括这些内容:甲长、牌头的名字;祖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庶母、妻妾、子孙媳、兄弟等的名字和年岁。有的民户因身份特别,其内容也有所不同,如落发僧侣要填原籍、容貌、落发日期和地址。关于住宿的客店,盘查更为严厉,旅客的名字、年岁、原籍、容貌、工作、有无行李、往来不断方向和时刻,都得逐个填写,不得遗失。

  之所以要规则得如此细密,意图是想经过保甲保护社会治安。可见封建独裁年代,国家对大众的操控,真是到了严之又严,慎之又慎的境地。

image.png

  以治安保警为主的保甲准则,一起还兼理当地的某些社会性公事,其间也包括赋税的征收、徭役的佥派。正是因为保甲准则的这些功用,所以成为州县衙门之下,保护底层操控必不可少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