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_ 曹操(155年-220年)
曹操将西汉时期戎行戍边屯田的准则发扬光大,大力推广屯田制,并凭借兵农合一处理了其时战役中急需的军粮问题,还实施“唯才是举”,形形色色的开掘提拔了一大批人才,使得自己身边“战将如云,谋士如雨”;
织田信长则将火器大规划用于战役,并使用自己的根据地尾张、美侬两国人多物丰的特色,推广兵农别离、树立职业化戎行,并实施“检地准则”,即缩小诸实力的领地,透过固定对诸实力协助的方法,下降其在当地的主体位置,有用避免了当地实力拥兵过重的现象。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经过奇袭乌巢,以2万军力打败袁绍十几万大军(官渡之战交兵两边的戎行数量史学界一向存在争议,但有两点是能够必定的:一是曹操戎行数量远远少于袁绍戎行,二是《三国演义》中袁绍七十多万大军,曹操七万多戎行的数量底子不可能,纯属胡言乱语。),然后奠定了其一致北方的根底;
永禄三年(1560年),织田信长在桶狭间合战中经过下大雨的气候奇袭,打了今川义元一个措手不及,以4000多军力打败今川义元2万多戎行,然后割裂了其时日本东海道的霸主今川氏,实力大增,为日后的争霸奠定了根底。
上图_ 织田信长(1534年6月23日-1582年6月21日),幼名吉法师,“日本战国三杰”之一
两人都玩得一手好的“挟皇帝以令诸侯”,并且均被自己所操控的傀儡抵挡过。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候汉献帝刘协,迁都许昌,开端凭借皇帝的名义征讨四方,占有了政治优势;汉献帝刘协不甘心曹操的操控,策划了闻名的“衣带诏工作”,目的联合董承、伏完、刘备、种辑等人谋杀曹操,夺回权利,惋惜的是还未履行便因工作走漏而失利。
永禄11年(1568年)9月,织田信长支撑室町幕府将军第十二代将军足利义晴的次子足利义昭为第十五代将军(第十三代、十四代将军分别是足利义辉、足利义荣),成功上洛,并得到了美侬斋藤氏、北近江浅井氏、南近江六角氏等台甫的支撑,加快了其“全国布武”的战略目标。足利义昭忍受不了织田信长的擅权嚣张,便纠集了上杉谦信、毛利辉元、本愿寺显如、武田信玄等台甫起兵征讨织田信长,这便是闻名的两次“信长包围网”,只惋惜由于种种原因,都被织田信长给突破了,足利义昭被逐出京都、地盘也被织田信长吞并。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曹操挟制的“皇帝”是我国古代具有实权的皇帝,是当之无愧的“挟皇帝以令诸侯”。而日本的“皇帝”——天皇却早在1185年镰仓幕府树立之时就现已沦为了傀儡,直到应仁之乱迸发的前夕,日本都处在“挟皇帝以令诸侯”的局势之下,“挟皇帝之人”是幕府将军。因而,织田信长挟制足利义昭为傀儡,就奇特地变成了“两层挟”,即“挟‘挟皇帝之人’挟皇帝以令诸侯”,只能说此刻日本的皇帝太过于苦逼了。
上图_ 织田信长 的霸业和群雄割据 1549-1582
两人都在盛荣之时遭受骤变,并且都在生前壮志未酬。
曹操一致北方、克服刘琮、占有荆州之后,气势正盛,却在赤壁之战遭受惨败,尽管实力尚存,且又先后攻灭了马腾、韩遂、张鲁等多个诸侯,一致了大部分的全国,但直到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病逝之时也没能歼灭孙权、刘备,未能完结一致全国的大业。
织田信长则在1582年6月,自己一致多半部分日本,局势一片大好之际遭受了本能寺之变,被自己的亲信家臣明智光秀叛变而被逼切腹自杀(织田信长在本能寺的详细死因,以及明智光秀叛变的原因议论纷纷,但织田信长在这场变故中死了是毫无疑问的),织田信长一死,其宗族实力很快割裂,自己“全国布武”的战略也就此完结。不过,其首要部将羽柴秀吉(丰臣秀吉)承继了其大部分遗产,在此根底上一致了日本。
将曹操与织田信长的类似之处进行比照的话,会发现袁绍与今川义元两人也有许多的类似之处:袁绍充沛将祖上“四世三公”的声威发挥到极致,攻灭公孙瓒之后成为汉末最大的诸侯,却在极盛时期轻敌被曹操所败,然后病死,河北也被曹操占有;今川义元也是经过自己的尽力,将今川氏的实力拓宽到了远江、骏河、三河及尾张南部,成为其时日本东海道的霸主,却也在极盛时期因轻敌被织田信长所败,身死国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