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竹书编年》推翻了《史记》记载的前史第一位贤相伊尹的形象。伊尹奴隶身世,身份卑微,爸爸妈妈都是奴隶。后来伊尹的才干被商汤发现,并被商汤尊为教师,伊尹也成为我国前史上的第一位帝师。商朝树立后,商汤便封伊尹为尹,位置相当于后来的相国。《史记》记载商汤身后,伊尹辅佐了外丙、仲壬、太甲三位商王,又做了太甲的教师。据《史记》记载,太甲不恪守商汤的遗训,把国家管理的一团糟,为了教育太甲,伊尹将太甲安顿在桐宫,桐宫是成汤的墓地,伊尹这样做的意图无非是让太甲感受到成汤创业的不易,反思自己的差错。伊尹还写了《伊训》《肆命》《徂后》等训词,向太甲叙述怎么施政,教授太甲怎么承继成汤的法度。
在伊尹创设的特定教育环境中,太甲在桐宫守了三年,学习伊尹的训词,追思成汤的功业深入检讨,逐步认识了自己的差错。当太甲改恶从善后,伊尹便亲自到桐宫迎候他,并将王权交给他,自己仍持续辅佐太甲。太甲复位后改过自新,励精图治,所以伊尹又写了《太甲》、《咸有一德》等文章表彰太甲。在伊尹的耐性教育和忠心辅佐之下,太甲终究成为一代明君,被子孙尊称为“大宗”。可见《史记》中伊尹的形象极为正面,他身世卑微却才学过人,辅佐商汤成果王佐之业,后又尽心辅佐几代商王,俨然一副鞠躬尽瘁死然后已的贤相形象,而《竹书编年》里却记载说伊尹位高权重,他托故放逐太甲而自立为皇帝,并将太甲软禁于桐宫,后来太甲潜逃了回去,杀了伊尹,夺回政权,并善待了伊尹的两个儿子。
伊尹放太甲
四、《竹书编年》中还具体记载了共和行政的本相,以及周幽王身后,两王并立的史事,还有晋文侯杀周携王的前史,并具体记载了晋国曲沃代翼(春秋时代前期晋国一次长达近70年的内战)的进程。
从以上几点咱们能够看得出来,与《史记》不同的是,《竹书编年》里记载了前史上太多血淋淋的另一面,尧、舜、禹、伊尹等人千百年来一向以极端正面的形象示人,早已被宣传仁慈调和的儒家学说树立为彪炳千秋的典范,能够幻想的是,当《竹书编年》出土之后,给其时的思想界、史学界和儒学者们带来了多么巨大的轰动。《竹书编年》戳穿了儒家宣传的“禅让”的谎话,“舜杀尧、禹杀舜、启杀益”才是本相,许多人借机对儒家思想进行打击,尤其是对孔子和司马迁等圣贤的位置提出质疑。而程朱理学却早已被确立为国学,是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与儒家史学系统抵触极大的《竹书编年》天经地义地被宋儒视为妖言惑众,必欲除之然后快,或许这才是《竹书编年》这本旷世奇书在宋代不可思议流失的根本原因吧。
前史的本来面目咱们今人已无从考证细节,但前史严酷的一面又岂是销毁一本史书所能掩盖的,就拿“禅让”来说,早在《竹书编年》出土之前就不止一人对其提出过不同的观念。战国思想家韩非子所著的《韩非子·说疑》中记载:“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不仅仅是尧舜,包含后来的夏启、商汤、武王等都是依托武力攫取的政权,其进程是十分残暴血腥的。也难怪后来的魏文帝曹丕在强逼汉献帝“禅让”之后说出这样一句感慨万千的话:“尧舜之事,吾之知矣”,意思是尧舜禅让的事,我今日算是搞理解了。别忘了在曹丕篡汉的近六十年后,《竹书编年》才出土问世。
皇帝禅让
曹丕真是真实人啊,怪不得在儒家正统作品里都对他点评不高,也是,这种事心里理解就好,怎么能说的这么直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