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身世的潘安30余岁时出任河阳县令,入仕后没有站好队,先谄事权臣贾充,后跟随太傅杨骏,其性轻躁,趋于世利,憎恶时任尚书仆射山涛,后来又看不惯狡黠的孙秀,孙秀当上宰相取得权势后就罗织罪名说潘安联合石崇等人意欲造反,潘安因而被诛灭三族,时年53岁。
(潘安)
(三)英年早逝的卫玠
卫玠,出生于286年,字叔宝,曾祖父是曹魏时期的尚书卫觊,祖父是太捍卫瓘,父亲是尚书郎卫恒,山西夏县安人,好谈玄理,时人有"卫玠谈道,王澄倾倒。"的说法,从小就意气风发,有"玉人"之称,但体质衰弱,他的母亲常不让他多说话,听说是因他说话说多了都会患病。
卫玠曾任过祭酒,因精微的时论颇受当世有识之士的器重和敬佩,他的妻子乐氏逝世后,征南将军就把女儿许配给了他;长史谢鲲、丞相王导亦很看好他,以为卫阶是真名士,只要王承可比,杜乂在之下。因着卫阶的名望,颜值又高,人们都争着观看他。
听说,有一次,卫玠去南京就事,出来看他的人围得像一堵墙,他因身体欠好而饱尝其累,终究构成沉痾,27岁时就去逝了,这便是历史上"看死卫玠"的典故,说是其时的人把卫玠给看死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卫玠27岁时,参见大将军王敦,与谢幼舆一道清谈,因深得谢的喜爱,把酒言欢一夜后突感疲乏而加沉痾情逝世。不管哪一种说法,卫玠英年而去,都令人怅惘。
唐代诗人在诗中对卫阶多留有印痕。元稹在《赠严童子》中叹惜"卫瓘诸孙卫玠珍,不幸雏凤好芳华。"许浑在《送段觉之西蜀成婚》提及"镜中鸾影胡威去,剑外花归卫玠还。"李端在《长安感事呈卢纶》中亦云:羸将卫玠比,冷共邺候同。
(卫玠)
(四)集文治武功与乐律于一身的兰陵王
兰陵王高长恭,原名高孝瓘,出生于公元541年,河北景县人,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之子。
兰陵王因是北齐宗室,19岁时封爵;又是北齐将领、传奇英豪,因骁勇善战战功显赫而成为有名的战神、悍将,历任刺史、录尚书事、尚书令、郡公、大司马、太保等职,身后追封为太尉。
河清三年,北周兵犯洛阳时,23岁的兰陵王在将士们惧怕北周军力强壮的景况下,亲率戴上面具的五百马队冲进北周戎行的包围圈,一路杀进洛阳城东金塘,杀得北周戎行人仰马翻,终究弃营逃走,成功解了洛阳之围。
兰陵王高长恭也因而而威名大振,留下两个"经典"之说,一是兰陵王上战场都要戴面具;二是因兰陵王极善乐律,声响也好听,据此,诞生了歌颂他的名曲《兰陵王作战曲》,在民间广为撒播,后来这部曲锁定为假面指挥击刺的男人独舞。描写了"邙山大捷"的壮烈局面,曲调悲凉淳厚,古拙动听,气势恢宏,表达了壮怀激烈的情感,这在影视作品《兰陵王》中有专门的再现。该曲传入日本被分外珍爱,视为正统的雅乐,每当赛马、相马、射箭等节会、大赛成功时,都要重复演奏此曲。直到今日日本奈良的"春日大社",《兰陵王入阵曲》仍保存为第一个古典乐舞扮演节目。
(兰陵王)
不幸的是,兰陵王高长恭因累获战功而"功高震主",遭到北齐后主高纬的猜疑。兰陵王高长恭也由于一句话埋下了遇害的危险。听说,邙山一战后,高纬问高长恭,"这样冲进敌阵之中,假如不小心发生意外怎么办?",高长恭没多想,径自答复,"国务便是咱们的家事,在战场上我不会想到这个。"这个答复令高纬不满,兼之后来战士们传唱《兰陵王入阵曲》,引起高纬忌恨,公元573年,派特使送毒酒给他,兰陵王妃要兰陵王亲去向皇帝解说,兰陵王叹气地说,皇帝赐我毒酒,怎肯见我?所以饮鸠自杀,时年32岁。
上述史料可见,四大美男,命运最好的当属宋玉,虽然他宦途昏暗,终身流离失所,却也颐养了天算;最悲情的是兰陵王高长恭,因"功高震主"遇害;因站错队而被冤死累及家人的是潘安;最不幸也最悲催的是27岁时被"看死"的卫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