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字的意义有:大绳,绞,法,独,尽,搜求,牵引,愿欲,需要,涕流貌。可是,索作为一种文书或信息载体,应当是指结绳纪事符号系统,或许还包含以丝帛或其它编织物为载体的文书(在丝帛上写字绘画,或许编织出可以传递信息的图画符号)。事实上,我国人最早创造了养蚕和丝帛,因而也就有条件用丝帛作为信息载体;相似的比如是,由于我国制作出了又细又长又轻又健壮的绳子,以及又轻又薄又健壮的丝绸和纸,因而我国人才干首先创造风筝。从这个视点来说,八卦原名八索,也就水到渠成了。
所谓《八索》便是丝帛文书,它源于结绳纪事和结绳占卜(卦的字形意义原指测时,结绳符号的功用之一也是计时);这便是《尚书序》称“古者伏牺氏之王全国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的由来。
“丘”字的意义有:阜,山,土之高者(或曰,四方高,中心低为丘),墟,大冢,墓,空,大,聚,区域(四邑为丘)。从字形来说,丘指有陡峭斜度的地势地貌。问题是,兵字为什么也要用丘字符呢?其实,兵字实际上是斤和陈设桌几的合形,即把“斤”这种武器(斤便是斧,具有斜面形状)陈设在桌几上,相传这是由蚩尤最早创造的,所谓“蚩尤作兵”即蚩尤部落最早把武器作为神器来供奉。 那么,《九丘》这部书,为什么偏偏要挑选用丘字来形容或指称呢?《尚书序》取其“聚”的意义,应当说是有必定道理的,可是并不彻底。这是由于,丘还有山川的意思、区域的意思、巨大的意思、空墟的意思和大冢(一般都有丰厚的随葬品)的意思。风趣的是,上述意义归纳起来,很像是一种模仿的什物地图,即在不同模仿区域上有着标志该地舆方位的物资,用今日的话来说,便是在社稷坛的五色土上陈设着相应方位的物资。更深一层地说,“丘”字在《九丘》中的运用,还表明中心的控制权利遍及全国东西南北中的一切区域。
有鉴于此,《尚书序》所谓“神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神州一切,土地所生,习尚所宜,皆聚此书也”,实际上正是《山海经。五藏山经》的另一种说法,或许是《五藏山经》的另一种版别。
依据笔者对《山海经》二十余年的研讨,认识到《山海经》一书系由帝禹年代《五藏山经》、夏代《海外四经》、商代《大荒四经》、周代《国内五经》合辑而成,时在春秋末年,修改改写者为公元前516年跟随王子朝携周室典籍奔楚的原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学者或其后嗣。并且《五藏山经》具有地舆实测和国土资源调查根底,其地舆方位根本可寻,其地势地貌根本契合4200年前的我国景象,实乃中华文明与文明榜首前史宝典,亦为人类文明的一起文明遗产。
因而,《九丘》是一部什物地图地舆书,它平铺在一处纯洁的地面上(不需要桌几或支架),有点象今日的模型沙盘,也或许是一幅巨画,画有五区神州的山川地貌和物资,以及那里的人文景象。或许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吧,1999年9月9日,笔者和夫人孙晓琴历时多年,总算创造完结42平方米的巨画《帝禹山河图》,将《五藏山经》所记载的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域的447座山,以及河流258处、地望348处、矿藏673处、植物525处、动物473处(其间许多奇特的动物都是由人打扮的)、人文活动场景95处等等内容悉数绘出。为此,笔者曾怅然作诗曰:“功成洪水退,帝禹定神州,踏勘国内外,千古一图收。”大禹若有灵,当惊图复出矣! 综上所述,可知《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确实是中华民族最陈旧的典籍,承继我国传统文明,有必要从源头抓起,宏扬我国优异的传统文明,有必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是为此文。
原典
《左传·昭公十二年》
王(楚灵王)曰:“(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周荣》
永宁中,尚书陈忠上疏荐兴(周兴,周荣子)曰:“……臣窃见光禄郎周兴,孝友之行,著於闺门,清厉之志,闻於州里。蕴椟古今,博物多闻,《三坟》之篇,《五典》之策,无所不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