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玄宗与杨玉环在一起后,寿王李瑁闹出了什么幺蛾子?

2021-05-13 13:00:06 作者: 在唐玄宗与杨

  唐玄宗同意了,但也非常恼火。

  守孝是礼法和儿子的义务,但李瑁只是养子,按道理是没有这个义务的。但他偏偏提出了,而且是守孝三年,这是仁孝的表现,唐玄宗没法拒绝。

  但他恼火的是,明明杨玉环已经出家快满一年了,现在他只需要实施第二步计划,给李瑁找个女人,填上寿王妃的缺,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让杨玉环还俗,将美人实实在在地拥进怀中了。

  如今李瑁守孝,三年之内无法娶妻,寿王妃的位子便只能空着,他和杨玉环便只能眼巴巴地等,再等满三年。

  我无力反抗,但你们也不要太顺利了。这就是李瑁的恶趣味,是没有办法之后的办法。

image.png

  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李瑁的反击简直只能算“聊胜于无”。但这已经是他所能做出的最有力的反击了,三年守孝期满,他还得乖乖地听命娶了个韦氏女为妻,然后眼看着杨玉环正式还俗、入宫、晋升贵妃、与自己的父亲满天下地秀恩爱。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反击的效果

  这三年里,唐玄宗和杨玉环没有任何名分,只有见不得光的地下情。

  这三年里,三个人都在煎熬。李瑁顶着个硕大的绿帽子煎熬;唐玄宗顶着个“扒灰”的污名煎熬;杨玉环则夹在这两个父子之间,更加煎熬。

  在煎熬中,唐玄宗决定改年号,放弃已经使用了二十九年的“开元”,改用“天宝”。

  至于为什么要改年号?为什么改成天宝?唐玄宗自己也没给出解释。也许是上一个年号用得太久了,也许是突然领悟了“物华天宝”的含义。

  我倒更倾向于另一个解释,还记得那首风靡梨园的曲子《得宝子》吗?《乐府诗集》称:“《得宝歌》,一曰得宝子,又曰得鞛子。明皇初纳太真妃,喜谓后宫曰:‘朕得杨氏,如得至宝也。’遂制曲,名‘得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