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在古代俨然成了知识分子们必不可缺的一项技能,对于读书人来说可以没有金钱,可以房子,但不能不会书法,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古代能写一手好字,对于读书人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汉代时期,官方规定年满17岁的学东可参加课吏考试,其中一项就是书写能力,考试合格者可以在官衙内担任书吏,并获得一定数量的俸禄,少数优秀者还会不断地往上升。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会将书法优秀者视为自己的亲信,赐予官职或爵位。南北朝时期,特别善于书写得读书人,即使他出身于社会底层,也能到皇帝身边担任中书舍人,从事书写诏书何批阅文件等工作。
科举制度建立之后,唐朝还特地设置了“书科”,并且还在国子监新建了一门新学科“书学”,往往会招收一些低级官员与平民子弟,但先决条件是喜爱书法何又书性。唐朝在选官得时候,会用身、言、书、判这四条标准来选择,通常会先看一个人得书写能力,如果合格,那他就能够进入下一阶段得评选。
乾隆时期,以书取士更是走向了一个极端,主考官们首先会对考生试卷上的字进行评判,不管文章写得如何,只要书法优秀者,都能榜上有名。因此,全国各地的考生都会严格训练自己的书写能力。
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落魄书生在街上为百姓代写书信以及诉状等,虽然百姓对书信的字体没有要求,但诉状可是要呈给县令看的,要知道古代的县令最起码也是进士出身,他们对书写的能力是很敏感的,如果随意找一个人来写诉状,对县令来说是一种侮辱,会让县令在判决中有失偏颇。
最重要的一点是,书法对于读书人来说是一个很好出名的工具。当一个书生在某一场诗会上用他那极其优秀的书法写出诗后,映入人们眼帘的不是诗有多好,而是书法太让人眼前一亮了。所以在这样出名的情况下,一些商人或同龄的读书人都会慕名而来,就是为了能得到一幅书法,这样就能既得了名,又得了利,简直是一举两得。
曾经在民间流传这样一个关于王羲之的故事,相传王羲之在担任内史时,乡民捐资修建了一座“飞云阁”,想请王羲之为这座建筑写一块匾额,可是王羲之对自己写这个飞字不是很满意,为此他决心要苦练三个月,但他家人劝他不要劳累了身体,没想到王羲之却说:“人不可恃才傲物,这飞云阁时乡民们出资修建的,是要在这乡里流传百代的,我怎么能以潦草的字去敷衍他们,这会让我贻笑大方的。”
由此可见,书法在古代是多么的重要,读书人都会为了它而不惜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原创独家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