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是怎么成为医圣的?只因他“读书十年,不出门庭”

2021-09-05 07:59:34 作者: 李时珍是怎么

  李时珍,字东壁,号濒湖山人。出生在湖北蕲州的一个医药世家。祖父是个名医,终日走街串巷为穷人治病,行善乡里。父亲李言闻,号月池,也是知名的医生。因他医精德高,曾任太医院吏目,并著有《医学八脉考》、《四诊发明》等医作。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由于家庭环境的熏陶,李时珍从小就热爱医学,特别喜爱药物学。十几岁他就知道了许多药物的名称,并能说出自己所种几十种花草的药用功能。少时李时珍体弱多病,曾因感冒咳嗽吐痰,卧床不起。幸得父亲精心治疗,才恢复健康。这次患病,使李时珍亲身感受到病人的痛苦和艰难,他暗暗下定决心随父学医,济世救人。

image.png

  当时民间医生社会地位低下,父亲李月池行医多年,深知医道之难,他从内心里不愿让儿子再走这条担风险又受凌辱的谋生之路。他一心想让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开始时,李时珍不敢违抗父命,认真习儒,14岁就考中秀才。可后来,越学越没兴趣。在父亲的严厉督促下,曾三次去武昌应试举人,但都名落孙山。李月池认为是儿子为弄花、草、虫、鸟,影响了学习。一气之下,把李时珍种的花草都拔了。为此,父子闹了一场风波。

  后来,李月池发现儿子通过种花草、养虫鸟,对药物很有研究,有时还将他一军。无奈,只好违心答应了让儿子学医,并亲自帮助李时珍种花、植草、喂虫、养鸟,收集各种药物标本。

  李时珍实现了自己学医的愿望,真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他学起医来,兴趣浓,劲头足,经常废寝忘食。他“读书十年,不出门庭”,30多岁便成了当地名医。

image.png

  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李时珍被皇家召到太医院任“太医院判”。由于他不甘心忍受官场卑躬屈膝的耻辱。待了一年便辞职回家。李时珍在数十年行医以及阅读古典医籍的过程中,发现古代本草书中存在着不少错误,李时珍决心修编本草。他涉猎群书,搜罗百氏,采访四方,亲尝百草,岁历30载。书考八百家,对历代本草复者芟之,缺者补之。他细细揣摩,纂述诸家,编成不朽名著《本草纲目》。此书收药1892种,附方11096首,插图1127幅,计190多万字,是一部集本草之大成的划时代的杰作,是一部造福炎黄子孙千秋万代的珍贵文献。郭沫若在李时珍的墓碑上题词:“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精力,造福民生,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李时珍对医学事业孜孜不倦地追求,坚定不移地努力进取,终于实现了自己济世救人的理想,为人类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世尊称为一代“药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