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最后一场战争——西晋灭吴,带你了解其背后的战略意图

2020-09-23 12:51:32 作者: 关于三国最后

关于战争战略,有狭义与广义之说。广义的战略包括战争的一切谋划,作战计划、后勤补给、人员安排、情报等等。

狭义的战略可以称之为战术,是将军们在战场上根据实际情况,而做出的战略谋划。

在近代,有人称隆美尔为“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的矮子。”就是因为他在战场上作战犀利,但对盟军的登陆地点判断失误,导致了德国两面作战。当然,这并非就是说隆美尔是庸将,而是他有所侧重。这个错误应该要归于德军总部的人事任命上。

就像诸葛亮错用马谡,导致伐魏失利。诸葛亮与马谡都有责任,只不过是结局不同,马谡丢了性命,而诸葛亮只是稍微惩罚了一点。

战略更多的是一种大局观,简单来说就是“这场战争怎么打”。

战术侧重于临场机变,侧重于“怎么做到战略的安排”。

对于一场战争的胜败,二者缺一不可。没有战前的战略,战争就失去了大局,局部战场就容易陷入被动;没有了临场战术的发挥,战略就得不到完成,也就没法在大局上取得优势。

好比西晋的伐吴,除却其他因素,西晋在这两方面做的都不错。

西晋伐吴战略出自羊祜。羊祜坐镇襄阳长达十年,十分了解东吴情况,因此他能做出符合西晋实际情况的战略。

羊祜认为东吴的优势在于水战,一旦西晋军队突入江南,那么东吴没了长江之险为凭依,又回到了原有的城池攻防战,而攻打城池正是西晋的长处,东吴的短处。

“其俗急速,不能持久,弓弩戟盾不如中国,唯有水战是其所便。一入其境,则长江非复所固,还保城池,则去长入短。”

这估计也是从曹操的赤壁之败中吸取的教训。曹操大败于赤壁,便是以自己之短(水军)攻东吴之长(水军),以短攻长这是兵家大忌。

羊祜便以此来了一个逆向推理——既然我们短处是水军,那么我们便不打水战,长处是陆战,那么我就打陆战。别看这一策略简单,多少将帅都不一定做到,因为固有思维是最难改变的。

就像我们太祖的四渡赤水,不就是在赤水上来回跑吗。但其背后却彰显的太祖对敌我强弱之处以及战场时机的精准把握——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正是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部署,使得我红军突破了敌人的封锁圈。

羊祜的眼光确实独到,他的战略核心便是“去长入短”。核心既然已经确定,那么剩下的便是如何去做了。

当时西晋打东吴有三条路线扬州寿春——广陵,荆州襄阳——江陵,从巴蜀长江上游顺江而下。

羊祜经过多方面考虑,决定采用正奇结合的进攻方式:扬州、荆州为正面战场,派遣主力进攻;以一只奇兵自长江上游攻取东吴江南后方,攻其薄弱处,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正面的主力,我不与你东吴的水军开战。奇兵穿插敌后,夺你江南城池,待东吴前后不顾的时候,主力趁机发动攻击,拔下长江沿岸的钉子(如江陵、夏口、武昌等军事重镇)。

战略虽好,也得用对武将。在这方面,司马炎的做法算是一个“经典案例”。

羊祜死后,司马炎仍按羊祜的战略来伐吴。他用王濬为奇兵,贯穿整个长江战场。但当时的荆州的统帅为杜预,扬州的统帅为王浑。为避免出现指挥混乱的情况,司马炎命令王濬:“下建平,受杜预节度,至秣陵,受王浑节度”。

这就是说,在荆州王濬听杜预指挥,在扬州听王浑指挥。将令不一也是兵家大忌,司马炎已经提前避免了这一后果。这样也保证了战略执行的流畅性。

大军在外,君主多少会做出一些防范措施。这并非是信任与不信任的关系,而是人心难测,权力这东西,一旦沾染上是会让人上瘾的。现代不是有一句话么,不要测试人心。

为了防止前线将军佣兵自重,司马炎早已有了应对之法:“命贾充为使持节、假黄钺、大都督,以冠军将军杨济副之。将中军南屯襄阳,为诸军节度”。

贾充因个人利益一直反对伐吴,王濬刚刚拿下武昌,贾充就上表司马炎“吴未可悉定,方夏,江淮下湿,疾疫必起,宜召诸军,以为后图。”那么司马炎为何让一个“反战派”总督全军。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