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人劝,吃饱饭,刚愎自用之人,终究会自食其果,历史上许多牛人的结局,都验证了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商纣王被妲己迷惑,不听忠臣比干的谏言,并且把比干杀掉,令群臣寒心,最后身死国灭;项羽不听范增的劝说,在鸿门宴放走刘邦,导致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的悲剧;吕布一意孤行,把谋士陈宫的话当耳旁风,直到临死前才追悔莫及。
相反,善于采纳大臣建议和意见的皇帝,权衡利弊后做出的决定,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治理江山更加得心应手。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把魏征当成镜子,不管魏征如何指责他,唐太宗都虚心纳谏,从而开创贞观盛世。汉高祖刘邦也是,承认自己打仗不如韩信,谋略不如张良,后勤工作不如萧何,之所以能得到天下,全凭三人的功劳。
再看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苦之家,最终成就帝业,除了本身能力和运气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虚心纳谏。进攻婺源时,听闻隐士朱升居住在此地,亲自登门拜访,朱升给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9字建议,朱元璋铭记于心,并把这个计策定为创基立国的战略。
后来,朱元璋又请刘伯温出山,把他当成心腹谋臣,几乎对刘伯温言听计从,凡军国大事,都会询问刘伯温的看法。但是,在一件事情上,刘伯温与朱元璋持有相反的观点,并且极力劝说他不要这么做,朱元璋却不听劝,结果酿成大祸,还差点断送大明江山,究竟怎么回事呢?
《明史》: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
李善长功劳显著,被朱元璋列为功臣之手,明朝建立后,他官居左丞相。俗话说,树大招风,高处不胜寒,朱元璋疑心很重,找个理由罢免了李善长,丞相的位子空了出来。朱元璋召见刘伯温,让他推荐丞相的人选,刘伯温太了解皇帝的心思,不敢正面回答,而是说:“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
朱元璋主动说出两个人的名字,分别是杨宪和汪广洋,并以此询问刘伯温的意见。刘伯温认为,杨宪虽有丞相之才华,但缺少丞相的胸怀,升任不了如此重要的职位。汪广洋更不行,不仅心胸狭隘,嫉贤妒能,而且才能平庸,还不如杨宪靠谱。也就是说,他把杨宪和汪广洋都否定了。
紧接着,朱元璋又问道:“依爱卿之见,胡惟庸如何?”胡惟庸很早就跟随朱元璋,办事能力不错,做人谨慎小心,深得朱元璋的宠信,加上他跟李善长关系匪浅,当丞相只是时间的问题。刘伯温清楚地知道,如果否定胡惟庸,等同于否定朱元璋识人用人的眼光,但他还是直言不讳道:“譬之驾,惧其偾辕也。”
翻译过来就是:胡惟庸就像一匹桀骜不驯的烈马,千万不能让他当丞相,否认日后肯定会谋反。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刘伯温一片赤胆忠心,朱元璋却听不进去,觉得刘伯温有私心,才故意贬低胡惟庸。
不久后,胡惟庸升任左丞相,其野心逐渐暴露,到处安插亲信,招募许多亡命之徒,准备篡位自立。幸亏朱元璋提前得到消息,将胡惟庸及其同党一网打尽,如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由此可见,刘伯温有先见之明,可与诸葛亮相提并论,所以世人称赞:“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