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的始作俑者者,饱受争议的奇葩皇帝

2020-09-29 13:42:49 作者: 明朝灭亡的始

俗话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但历史上教训吃不够的大把人在。今天要说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角色,皇帝---在中国古代生来即贵的职业,有累死累活也没干好的;也有优哉游哉就大获成功的。

明中期,朝堂上能臣、猛将俱全,社会安定。除了边境瓦刺等少数民族偶尔会骚扰边关,整个国家大体上还是一片欣欣向荣。要说出生于这样环境的帝王,怎么也不会太难过吧?但偏偏就有位皇帝亲手把它打破了,国家都差点被灭了!这位奇葩皇帝就是--英宗。

明英宗

早期,英宗重用宦官,让朝堂乌烟瘴气。可能是在家玩闷了,想出国旅游;也可能是想效仿先祖开疆扩土,当遇到瓦刺叩边时,这货兴奋了,在好伙伴王振的怂恿下决定御驾亲征。开疆扩土?这没错,很有进取精神嘛;亲征?也能理解,反正你老祖宗没少干,效仿一下也不是事儿。但你带一大帮文臣、宫女干嘛?真当旅游呢?还是想让大家见证下您的伟大时刻?还让宦官主管军队!于是大部队(二十万)就在这货要死要活的要求下上路了,最后也真的上路了!

配图-王振

这一仗直接把他老祖宗积累下的家底败光了。浪费了大量物资、人力;精锐军队全打没了,从此明朝军力一蹶不振(明初犀利的神机营就是由此战而没落)。由于出征时带着大量文武官员,相当于大半个朝堂中枢直接被人一锅端了。四朝元老,打下安南大片国土的名将英国公张辅没了;六部尚书死了俩;其它大小重要官员死了五六十位;大量武将、勋贵遇难;数之不尽的宫女、妇人惨遭凌辱折磨;皇帝本人也被俘。真是好大一场凄惨的闹剧!现在还有一种猜测:这次事件是由文官集团合力发动的一场阴谋,毕竟这场战役导致的最大后果就是本来有大量武将、勋贵压制的朝堂彻底归于文官集团掌控,不过个人感觉应该不至于,要说换成明后期的东林党还有可能,这时的文官集团还比较松散,而且成祖大杀特杀的血腥气还在呢,估计没这么大胆子。

土木堡之变

这边朝堂大臣一看,傻眼了!得了,分分行李各回各家吧。要不怎么说中华民族从不缺英雄呢。这不,关键时刻,一位大臣站出来了---于谦。其余大臣有了主心骨,纷纷整队:皇帝被抓了?不怕,提议另立新君嘛;朝堂空了?没事儿,副的提正,小的越级提拔嘛。就这样朝堂又正常运转了,国民也安定下来了。这边呢,瓦刺带着英宗来谈判了,要钱要好处。可是于谦主导下的朝廷不接招,告诉人家:别想了,我们有新皇帝了,你爱咋咋地……于是也先等人悻悻然带着英宗回去了。而英宗呢,也通过自己的忽悠本事让瓦刺对其礼遇有加,也先弟弟更是拿他当兄弟了,最后还派兵护送其归国!当然不排除瓦刺方面有故意的嫌疑。

配图--于谦

回国之初,倒也没啥,被奉为太上皇,囚禁在宫中。后来,景泰帝生病了,这时,这哥们又活跃了,暗暗忽悠看守将士和领兵大臣发动了宫变,重新登上了皇位(真不知道他哪儿来的脸皮)。按理说,经过这么大磨难,英宗该好好反思反思,做出一番大成就来了吧?你瞧人家勾践就是这么干的。不过这位有点不走寻常路,重回皇位之初就把当初主张拥立景泰帝的于谦下狱了(别跟我说是受人蛊惑,觉得不得不杀于谦,真是受人蛊惑的话杀就杀了,但会干得那么绝?)!负责抄家的锦衣卫看到于老头家的穷样都哭了,连行刑的侩子手都不忍下刀,下刀之后侩子手也自杀了(民间传言)。挽救了国家命运的一代忠臣就这样含冤死去!

张辅

而英宗之后又干了啥呢?把于谦抄家,家人全部流放;给背锅大侠王振平反,立祠(不知道七十多的英国公泉下有灵的话是啥想法);把景泰帝规格降为亲王,毁其陵(心眼之小可见一斑);重用文官,恢复文臣统军制,直接导致明后期文官集团尾大不掉!明朝军事经过土木堡一战实力大减,可以说明朝灭亡,英宗要负相当大一部分责任。唯一的明举就是废除殉葬制,这也是有很多文人对其赞誉有加的缘故。总归来说,这就是一个奇葩皇帝的奇葩一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