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临死前,曾有一个挽救大明朝的机会,结果却被他放弃了

2020-10-03 12:51:50 作者: 崇祯帝临死前

古诗中提到: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当年项羽可以放下一切选择东渡乌江,说不定还会有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但是项羽却放弃了,导致项羽连最后一次希望也被白白放弃了。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如同项羽一般放弃机会的人大有人在,其中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帝就是如此。

1644年3月份,当时崇祯皇帝举办了最后一次家宴,这场家宴就如同于是散伙饭一般。该安排的事情在宴席之上也就安排妥当了,但是当宴客们全部离席之后,崇祯皇帝就安排太子朱慈烺等人乔装打扮成了普通百姓,连夜逃离了紫禁城。然后崇祯皇帝是自己留在了紫禁城内去处理一些事情。

3月19日崇祯皇帝在紫禁城内大开杀戒,主要对象还是一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比如说周皇后,太平公主等人,都成为了当时后宫内的亡魂。在处理了一干人等性命之后,崇祯皇帝便带着自己的亲信离开了紫禁城,来到了一个叫做煤山的小山峰上,空前绝望的崇祯皇帝在这里选择了放弃生命,在树下自缢了。

等到李自成率兵攻入了紫禁城之后,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发现崇祯皇帝。虽然崇祯皇帝的尸体已经慢慢变质,但是大家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命运悲惨的皇帝。然而当时的崇祯皇帝在众人眼中看来也是一个非常落魄的男子,不仅被苍乱的头发掩盖了面庞,而且崇祯皇帝的身份如此高贵,却如同被遗弃的尸体那般凄惨,任人宰割。

所以也有很多后人替崇祯皇帝打抱不平,有人提出假设,说崇祯皇帝如果没有像项羽那样自暴自弃,而是像赵构那样,在公元1127年,率领北宋的一些残余势力跑到河南去建立新的政权。说不定还会有一个回光返照的机会。其实这种假设是可以成立的,因为崇祯皇帝在自杀之前,李自成真的给崇祯皇帝送来了一个可以继续生存下去的机会。

1640年,李自成当时派了自己的亲信,给崇祯皇帝提了一个和平谈判的建议,当时的李自成已经率领大军在北京城外驻扎下来了。随时就可以率兵攻入皇宫,所以这时候李自成还愿意停下脚步和崇祯皇帝谈判,怎么说也算是给了崇祯皇帝一个生存的机会。当时的李自成提出了3点要求。

第1点说,可以率兵退居河南,但是崇祯皇帝要犒劳百万将士——拿钱。第2点说,可以归顺于政府做官,但不奉诏于觐耳——拿态度。第3点是,李自成希望崇祯皇帝可以搁西北部分的政权给自己——拿权。这3点在大军逼城的情况下好像没有什么不可以接受的,但是崇祯皇帝却依然决定拒绝。

对于崇祯皇帝为什么要拒绝李自成这样的请求,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但是在封建时代之下,一个身份高贵如天子的皇帝,却被农民起义军提出这三点要求,无疑是打了皇家颜面一耳光,所以当时的崇祯皇帝应该心里也难受至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