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7月,攻入天京后,湘军大肆劫掠一番,六朝古都化为灰烬。考虑到功高震主,朝廷猜忌,曾国藩为表明“忠臣”之心境,决定裁撤湘军,将绝对嫡系部队“吉字营”六万余人全部遣散回籍。“吉字营”主帅曾国荃,号称剿灭太平军第一猛将,也辞职回家,躲避舆论风波。湘军大量裁撤,但曾国藩却将最能打的鲍超所部“霆军”2万余人留下,作为湘军集团之支柱。
“霆军”由湖北巡抚胡林翼授命鲍超组建,以招募地痞、流氓、天地会、无产者、散兵游勇为主,野战能力在湘军中排名第一,但纪律也是最糟糕。1867年,尹隆河之战:“霆军”居功第一,结果所部被遣散,湘军最精锐部队从此消失,曾国藩集团势力受到沉重打击,李鸿章淮军集团唱主角。
尹隆河之战,淮军遭受围攻,鲍超率军解围
1867年1月,清军与“捻军”在湖北尹隆河进行决战,双方都精锐尽出,悍将云集。此战,清朝最精锐的鲍超“霆军”、刘铭传“铭军”悉数上阵,总计兵马3万余人。“捻军”集团则是遵王赖文光、鲁王任化邦、魏王李蕴泰、首王范汝增,基本全是精锐骑兵,其中任化邦最猛,被李鸿章誉为“项羽再世”,天下使用骑兵第一人。
交战之初,刘铭传率14000兵马分三路渡过尹隆河,摧毁沿岸防御工事,一路追杀赖文光。谁知,“捻军”预先设下埋伏,引诱刘铭传追击,任化邦则专门攻击“铭军”薄弱之处,剪除淮军两翼,然后包抄中路刘铭传部。激战中,刘铭传麾下首席大将唐殿魁阵亡,任化邦集中骑兵精锐,将刘铭传围困在阵中。
刘铭传眼看战局不可收拾,便脱下官服,席地而坐,就等着被俘虏了。此时,鲍超率“霆军”18000余人分三路杀来,抄袭“捻军”后路。赖文光、任化邦也聚集兵马,与“霆军”展开肉搏战,斩杀湘军悍将14人。但是,“捻军”已经精疲力尽,无法抵挡“霆军”持续不断地攻势,被迫撤出战场。
刘铭传埋怨鲍超“迟到”,向李鸿章诉苦
关键时刻,鲍超“霆军”投入战斗,刘铭传躲过了一劫,否则近代史上将少一位民族英雄。按理说,刘铭传应该感谢鲍超“救命之恩”,没有“霆军”,刘铭传肯定被俘虏,淮军集团势力也大受影响。但是,刘铭传不但没感谢,还向主帅李鸿章“诉苦”,说鲍超故意“迟到”,想置淮军于死地。李鸿章呢?直接参劾鲍超“故意延期”,清朝下旨严责:“误由鲍超未照约会分路进剿,致令刘铭传骇退挫败,鲍超更不得辞咎”。
那么,鲍超是不是故意“迟到”呢?按照战前协议,刘铭传、鲍超应该同一时间出发,但刘铭传为了抢占“首功”,提前一小时出兵,结果遭到埋伏。不过,也有人说鲍超“霆军”早已抵达战场,坐观淮军与“捻军”厮杀,没有第一时间投入战斗,坑了刘铭传。再则,尹隆河之战后,鲍超将被“捻军”俘获的淮军军用物资交给刘铭传,是一种侮辱,是对淮军的挑衅。
曾国藩没有出面,鲍超意气用事,辞职回家
鲍超是否故意“迟到”,各方看法不一,但鲍超毕竟救了刘铭传,也算是“将功补过”,对淮军有救命之恩吧。“霆军”被参劾,作为湘军最高主帅的曾国藩又是如何表态呢?朝野上下指责“霆军”,将攻击矛头对准湘军集团,曾国藩并未出面求情,就当是“局外人”。原因很简单:“霆军”纪律太差,成员之中还不缺乏哥老会(清朝死敌),这对曾国藩而言是一颗“定时炸弹”。再则,朝廷对曾国藩猜忌很深,若是出面求情,只会让局势更加不可收拾。
曾国藩不出面,李鸿章淮军集团则步步紧逼,非要将“霆军”这颗钉子拔除,让淮军集团独霸晚清军政舞台。朝野上下,没有核心大员支持鲍超,朝廷也是一心偏袒淮军。如此,鲍超恼怒不已,以身体不适为由,辞职回重庆奉节老家,以示抗议。清朝并未挽留,同意辞职,并对“霆军”进行大洗牌。如此,李鸿章集团赢得第一局胜利,湘军处境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