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塔柱式石窟,是北朝莫高窟艺术初发期洞窟的主要形制,整个艺术形态都呈现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互映的艺术特色。
中心塔柱式石窟,主室平面为纵长方形,高大的方形中心塔柱位于室内后侧中心部位。中心塔柱前,窟顶为人字披顶,中心塔柱后,窟顶为平棋顶。方形的塔柱直通窟顶,下部凿出简单的塔座,上承塔身。塔身四面均开佛龛,一般正面开一大佛龛,两侧面和后侧开双层小佛龛,有的亦开单层大佛龛,在人字披顶下的南北侧壁各开一佛龛。这种窟形受印度石窟的影响,形成于西域克孜尔等石窟,人们亦称西域式石窟。
中心塔柱式洞窟,是莫高窟早期洞窟的主要形制。中心塔柱的石窟,把全窟布置成前后两空间的形式,这种空间形式的功能是为僧侣和信徒提供一个宽敞的前厅,供僧侣和信徒聚集和礼拜,并在后边的中柱周围举行右手仪式。根据其兴衰,可分为四个阶段:北魏至西魏是鼎盛时期,北周至隋朝开始衰落,盛唐前期衰落较多,数量较少,晚唐在结尾处。这种窟形的大型代表洞窟有北魏时期的第254窟,第257窟,第251窟,第248窟和北周时期的第428窟。其中,第428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
第428窟位于莫高窟入口上方三层,此窟据考是北周时期瓜州(敦煌)刺史建平公于义所建,建于北周(557—581年)。前室窟檐已毁。南、北、西壁尚存,绘有五代时的壁画,甬道上绘有曹议金父子的供养像,说明前室在五代时曾重修过。洞窟主室平面呈方形,设中心塔柱,塔柱四面各开一龛。东壁门南画萨埵那太子本生等,门北画须达拏太子本生;南壁画说法图、卢舍那法界人中像等;西壁画五分法身塔、涅槃图等;北壁画说法图、降魔变等,内容十分丰富。
主室保存完整,宽10.8米,进深13.75米,总面积约为148平方米。窟顶前为人字披,后为平棋顶,后部中央是方形中心塔柱,宽2.5米,高达5.7米。 塔柱四面各开一圆券形佛龛,龛内各塑跏趺坐说法佛和二弟子像,火焰背光,两侧画供养菩萨和飞天。龛外两侧,塑胁侍菩萨各- 身。塔柱四面坛沿画小型供养人,塔座下部画舞乐药叉。四壁没开小佛龛,全为壁画,分上、下、中三层,上层贴影塑千佛,中层绘大幅壁画,下层画供养人行列及三角形垂帐。南北两壁前部人字披下没开佛龛,而绘大型的佛说法图。这是不同于北魏中心塔柱窟的地方。全窟的壁画均为北周时的原作,只有中心塔柱佛龛内的塑像颜色可能被后人重绘过。
值得一提的是,本窟中绘有约1200身供养人画像,是莫高窟石窟中供养人最多的洞窟。根据这些画像,可知此窟的开凿创建是北周时期河西地区社会各界通力合作的典范。据《李君莫高窟佛龛碑》(圣历碑)等文献记载,北周王室贵族建平公于义曾在公元565—576年间于义任瓜州刺史,并开窟。由于此窟首位供养人像身着王公服饰,可考订为此窟窟主于义。(周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