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懋第:多尔衮派所有降臣劝降他,他就义前,刽子手跪在他面前哭

2020-10-06 20:07:15 作者: 左懋第:多尔

他在太医院的墙上写下文首提到的绝命诗,即是对自己气节的表达,也是对自己的宽慰,也许此时他已预料到了自己死期将至。多尔衮派了很多人,提出了拜相封侯的诱人条件,而左懋第的答复是,宁为大明鬼,不为匈奴王,并画了一幅苏武牧羊的画彰显心意。

1645年,新生的弘光政权被清军扼杀,南京被攻占,大明彻底成为一个回忆,一个并无实际意义的词。本以为将此事告知左懋第,他就会心灰意冷的投降认命,可他并没有,不惜为大明殉葬。

多尔衮亲自宴请,洪承畴出面劝解,堂兄左懋泰前来劝降。左懋泰曾有恩于他,在京城赡养其母,又给他的母亲扶枢安葬。左懋第公私分明,先感谢他的恩情,但之后又痛骂其变节行为,随后断然与其断交。

洪承畴

左懋第的油盐不进彻底激怒了多尔衮,他被下入水牢七日,严刑拷打,备受折磨,几乎不成人形,所幸未死。

多尔衮最后还抱了一丝希望,派了所有的降臣轮番上阵,可是左懋第最恨的不就是降臣,这简直是火上浇油,自然双方唇枪舌剑,明嘲暗讽。

1645年6月20日,左懋第被问斩于菜市口,他昂首走上刑台,端坐受死。刽子手看着他慷慨就义的样子,痛哭着跪在其面前,闻讯奔走而来的百姓、儒生,团团围聚,泪洒长街。左懋第慷慨就义。

多尔衮

并不白流的鲜血

如果从个人功利的角度出发,左懋第并没有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假如他早早投降,加官进爵不在话下,哪怕无法进入清朝的核心权力层,也能免受皮肉之苦,享一个富足的生活,起码不会被问斩,落了个死无全尸。

而在当时,他的死又似乎毫无价值。他激起当时人们的血性吗?这实在是有点高估一个人死亡的价值了。他让大清受到什么损失了吗?大清王朝延续300年,最后还是亡于列强入侵与革命者的熊熊烈火。

他让大明起死回生了吗?历史早已给出答案。他的死好像什么是落入湖里的泡沫,闪烁了七彩斑斓的泡沫,可又瞬间破灭,眨眼就消失无踪。

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从一个更长远的角度,他的血并没有白流,死亡是有价值的,他成为民族主义的标志性人物,为中华民族脊梁的锻造出了一份力。那砸下的一锤锤,民族精神灼热的铁毡渐渐变形,或许能瞥见,那铁匠长着左懋第的脸,挥舞着虬结的臂膀。

人们总说,死亡分为三个阶段,肉体的死亡,社会关系的死亡,以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亡。这么看,左懋第似乎还没死,中华民族的记忆里永远留有他的名字,他的事迹,他坚毅的、崇高的精神,他的生命也将无限延长,在这块故土上,继续如精灵般飞舞着。

他的形象,和历史上其他的民族英雄、国家英雄一起——文天祥、岳飞、林则徐、戚继光——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

林则徐

每当面对国家危难时,他们似乎又从历史的洪流中走出来,法天象地的站在每个人背后,深沉坚毅的目光为每个在困难中挣扎的后人注入力量,也使得一代又一代中,总有人愿意效仿他们,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英雄的血并未白流,这些鲜红的血流入历史中,流淌着他们的精神与意志,把关于他们的文字染成暗沉的红,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