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躲了一辈宦官,被军阀升官,最后因一声叹息被士大夫杀掉

2020-10-08 16:53:02 作者: 蔡邕躲了一辈

南朝梁的《殷芸小说》上记载了一个传说,张衡死的那个月,蔡邕的妈妈开始怀孕,而且这两个人长得很像,所以蔡邕是张衡的后身。

这当然是荒唐的说法。

但是不妨从小说的角度想象,作为一个天才,他为什么这么急着重生呢?他肯定有什么前生未了事,要以蔡邕之名去完成。

但张衡这一生过得还算顺风顺水,他年轻的时候供职于南阳太守手下,后被朝廷派专车接到京城任职,在太史令这个职务上一干就是十四年,尽管官位不大,但是他在这个位置上搞出了地震仪和浑天仪这样流传千年的仪器,现在还摆在博物馆彰显民族的文化自信。晚年外封河间王的国相,回到朝廷后又担任尚书。

按说不该有什么遗憾,但是细读《后汉书》,有这么一个细节。

汉顺帝问张衡天下人所痛恨的是什么?张衡本来要仗义执言,结果宦官们一起拿眼睛瞪他,张衡吓得不敢说话,随意应付了两句,尽管如此还是遭受到了宦官们的都构陷和污蔑。这件事恐怕成为张衡心里永远的痛,所以他要重生一次,他要把这一辈子没敢说的话说出来。

东汉朝政就是从外戚到宦官

但是蔡邕时代的宦官已非张衡时代的宦官可比了,越来越厉害了。

当年汉顺帝身边的宦官之所以猖狂,是因为汉顺帝是靠宦官政变才得以上位的,他以为自己重新来过,换了皇帝就会好,没想到历史很快就重演了。

根子还是汉顺帝那会种下的。

汉顺帝死后,梁太后摄政,外戚坐大,其兄大将军梁冀权势熏天,人称跋扈将军。兄妹二人先立三岁的刘炳为帝,当年便死,又立了八岁的刘缵为帝,因为不好控制,梁冀直接将他毒死。改立了十四岁的刘志为帝,是为汉桓帝。汉桓帝不甘心做傀儡,依靠宦官诛杀梁冀,功劳最大的五个人单超、徐璜、左悺、唐衡、具瑗被封为侯,人称五侯。

太监的权力再一次登上顶峰。

这一年蔡邕二十六岁,他还在家乡读书,但是他的名气已经传到了五侯耳中。

五侯之一的徐璜替皇帝下令征召蔡邕入京,要蔡邕为他们演奏音乐。

蔡邕走到偃师知道了真相,他虽然有平生未了的心愿,但也不能自投罗网,于是掉头回去了。

在家乡,他又住了十年。

这十年中发生了著名的党锢之祸,眼看着陈蕃、李膺、范滂等许多名臣都被下狱,遭受酷刑,蔡邕大概很庆幸自己当年没有入朝为官。

终于公元168年汉桓帝死了,汉灵帝即位。

当年就发生了第二次党锢之祸,宦官们发动政变,诛杀陈蕃、窦武等一干大臣。

蔡邕大概认为这时候风波已经过了,他接受举荐,开始出来当官,他现在地方上干了两年后,四十岁的时候来到京城任职,在东观任校书。东观是东汉的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蔡邕的工作是一名资料整理员。

这一干便是六年。

这六年他整理的儒家经典,镌刻了《熹平石经》,他为东观汉记补上了《十志》。

如果不是汉灵帝秘密诏问,他的人生估计还会平静地过下去。

只因当时灾害频发,就如同《三国演义》一开篇所写那样,天降各种异象,一会屋顶掉大蛇,一会下冰雹,一会地震,一会母鸡变公鸡……面对种种变数,灵帝大概觉得蔡邕懂得多,就像从他那里得到一个解释。

这次询问和当年汉顺帝的询问何其相像,不同的是,顺帝当年是当众询问,灵帝是秘密询问。

蔡邕终于等到了这次机会,于是他写了《对诏问灾异八事》,对当时朝政弊端各种秉笔直书,其中不乏后宫弄权,宦官干政之说。

结果很快宦官们就知道了,宦官们虽然不会解决问题,但是会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蔡邕立刻被赶出京城,全家被流放到今天内蒙古包头附近的五原安阳县,本来第二年遇见了大赦天下,他可以回来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