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抑制武将就成了宋朝历届统治者的国策,哪怕边患再危机,都城被占领也不曾更改。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
图|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形势图
唐朝自从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便成尾大不掉之势,各个藩镇不仅抱团对抗朝廷,而彼此之间更是因地盘等原因挥戈相向。
到了唐末五代时,军阀割据的形势更是愈演愈烈,唐朝直接被藩镇之一的宣武军节度使朱温所灭。正所谓:
"大抵五代之所以取天下者,皆以兵。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
这造成了先秦以来的儒家文化受到很大的冲击,使得当时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发生改变。
图|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为了避免陷入唐朝的覆辙,除了解除开国将领们的军权外,又制定了一些列政策限制武将,后世君主更是在这些政策上加以补充。宋朝的限制武将政策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握兵权、调兵权与统兵权分而为三
宋朝的兵权主要集中在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衙平列分立,全都握有兵权,却无调兵权。
而调兵的权力由枢密院掌握。通俗的讲就是,练兵的部门、调兵的部门、和打仗时统兵的都不是一个衙门,更不是一个人。所以水浒传中说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看似名头很响,实则没有任何实权,一兵一卒都调不动,仅仅是教头而已。
统兵权和调兵权的相互制约,两者都由皇帝直接管辖。保证了军权从属于皇帝。
图|北宋地图
实行更戍法
宋初年,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故称更戍法。
这种兵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将领并不随着军队换防而调动,打个比方,比如驻守京师的某个军队换防到山东,但是统帅这支军队的高级将领可能被调去了山西,这就是更戍法。
史称更戍法:“兵无常帅,帅无常师”。此举对防止将领专权有利,却削弱了军队战力。
要知道一个军队要保持强大的战斗力,首要的士气,而鼓舞士气的最关键因素就是军魂,而这个军魂是与统帅这支军队的将领有关的,历史上叫得出名的军队,基本都是以军队将领为核心的,比如北府军、岳家军、戚家军。
更戍军冠通常出戍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江南、淮南、两浙、荆湖、川峡、广东等地戍军,以三年为期轮换。
更戍法这种兵制,的确是一劳永逸的解决了武将谋反的可能,但是也造成了兵不知将,将不识兵。军队战斗力大为降低。
这是在兵制上束缚武将,你以为等到打仗时会不会好很多,该让武将们在战场上大显身手了吧。
不能。
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因为养马之地尽失,宋朝军队严重缺马,打仗主要是步兵,为了对抗北方辽金西夏的骑兵,宋朝军队主要靠军阵对抗骑兵的冲击。
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也就是说,当朝廷授权给你统兵打仗时,军阵图也会给你,在哪里扎营、用什么阵法告诉你一清二楚,要知道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重文教
这一招是削弱武将的最厉害方法,如果之前的方法是从方法上抑制武将,那这个则是从根本上抑制武将。
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社会各阶级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入仕。
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文人们,朝廷给予优厚的待遇,待遇有多优厚?
以开封府尹包拯为例,按《宋史职官志》记载,包拯是开封府第一把手,每月可领20856贯铜钱,2180石大米、180石小麦、10匹绫、34匹绢、2匹罗、100两绵、15秤木炭、240捆柴禾、480捆干草和1500贯“公使钱”。另外,作为外任藩府的高级地方官,朝廷划拨给包拯20顷职田,也就是2000亩耕地,允许他每年收租,并且无需纳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