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来到美术馆|灰娃:诗从黑暗里诞生,却带来更多光亮

2020-10-12 21:44:01 作者: 诗歌来到美术

“诗本身就是灵魂性的东西,一切是从诗人的灵魂里来的。”

面对主持人、出版人汪家明的提问,诗人灰娃接连三次强调了“诗与灵魂”,也赢得了三次热烈的掌声。10月11日下午,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诗歌来到美术馆”第67期迎来了最年长的诗人——93岁高龄的灰娃。

尽管年事已高,但灰娃耳聪目明,思维敏捷,逻辑清晰。整场活动下来,她说得不算多,在汪家明的叙述间隙,补充两句,评论一下,或者插入点细节。但相比于滔滔不绝剖析自己的诗人,灰娃却在只言片语中带给我们更为丰富的诗意。

灰娃曾说,她是一个悄悄活着的人。实际上,她的人生足够称得上传奇,她的写作是相当奇特,用谢冕的话是“与中国所有诗人都不同”。由于没有介入任何当代诗歌史上的潮流,灰娃的诗只是在有限地范围内被阅读。但是正如优秀的诗歌可以抵抗翻译的缺憾,可以抵抗误读一样,优秀的诗歌也可以抵抗潮流的遮蔽。灰娃的诗歌就是如此,它从黑暗里诞生,却朝着光亮,并带来了更多的光亮。

灰娃读诗

灰娃最新诗集《不要玫瑰——灰娃自选集》特约编辑、本场活动主持人汪家明(左)与灰娃

在延安,“千百的爱都集于我一身了”

灰娃于1970年代开始写诗,那时她已经进入不惑之年。但在当时,她不仅有很多困惑,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写的是诗。

她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浸满了希望与光明。十二岁之前,灰娃的世界是充满人情和自然的世界。每个寒暑假她都要跟着妈妈回乡下老家住一些日子。在那里,她看到了巨大的榨油机,看到了醇厚的人情,也也看到了比磨盘还大的月亮。

“乡村种种,有人心、人道的律令无法忍受的艰辛以及各种灾难、祸殃;然而,苦难中的农人以及宇宙自然,也有着大美与安慰。我永生感恩这一切种种给予我的恩情。”

对于在城里的生活,灰娃最深刻的记忆竟也都是跟自然花草相关。她记得大院后面的荒废花园,记得一放学书包一扔就去捡鸟羽、捡花儿、抓虫子,然后把它们像宝贝一样保存在盒子里。她也记得在空地砖缝里种草茉莉、指甲草,去碑林看四叶草。

“所以我一辈子都喜欢树和草,其次才是花儿。但没有花也不行。还喜欢草里头很多随便长的花儿。”

这些自然风物,尤其是花鸟鱼虫后来都在她的诗中找到了位置,尤其是花草,比如紫地丁、鸢尾、花楸、迷迭香、杨花柳絮,几乎不需要特别费心地去找寻。

汪家明说,他觉得灰娃诗歌中的植物是来自遥远的《诗经》《楚辞》。但是灰娃却说,它们是想象的,不是北方也不是南方,是经过生活以后,心里的东西,是心灵上的真实。

十二岁时,灰娃由姐姐、表姐送往延安,开始在“延安儿童艺术学园”学习。

“到了延安,那里全是理想主义的知识分子,在那个环境里,千百的爱都集于我一身了。”

在灰娃的记忆里,延安就像一个大家庭,“没有人对我有一点不好,没有人黑着脸跟我讲话,顶多是开玩笑。”

在延安,灰娃他们学国文、戏剧、算术、美术,张仃是他们的导师,艾青、萧军、李又然也经常来看他们。丁玲、杜矢甲、郑景康也有接触。汪家明说,灰娃身边全是这样的人物,尽管他们当时还都很年轻,但更本色、更热情、更有感染力,对少女灰娃的影响深入骨髓。

1940年灰娃在延安

在不知诗为何物时,诗给她以慰藉和治愈

1945年以后,灰娃得了肺结核,治疗经年,濒临死亡。病愈到北京大学读书,毕业后在编译社工作,由于爱美,被贬称为“贵族”,备受歧视,心情压抑,后来发展为精神分裂症。

生活的变化和时代环境的变化,让灰娃的心灵遭受了极大的震荡。延安时期,灰娃看到的全是人世的美好,干部和群众亲密无间,艺术家和文学青年不分高低,“每当思绪重返那段岁月,友爱、无私、理想、高尚、信念,童年美好回忆总是温暖地活在心头。”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