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真那么厉害,让曾国藩三次跳水?背后原因没那么简单

2020-10-16 21:44:11 作者: 太平军真那么

众所周知,曾国藩和洪秀全是死对头。俩人只相差3岁,几乎同期参加科考,但前一个进了翰林院,后一个却屡考不中起义造反。

最后的结局是,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毁灭,成就了曾国藩和他的湘军。不过,第一次交战时,曾国藩却一败涂地,甚至三次跳水欲自尽,难道太平军真的那么厉害?其实,背后的原因并没有这么简单。

01曾国藩跳水

咸丰四年(1854年)4月,曾国藩亲率八百湘军战士,驾着战船四十号,向湖南长沙靖港驶进,目标是大杀对岸的几百太平军。

那天风高浪急,湘军逆流而上,曾国藩求胜心切,命勇士上岸牵绳,没想到勇士却被太平军抓获斩首。

随后太平军倾巢出动,两百多只小船顺风而来,带着熊熊烈火烧了湘军的战船。湘军陆师闻讯带团丁前来救援,没想到却遭到太平军石祥桢截击,溃不成兵,纷纷争夺渡桥回老家。

曾国藩又气又急,亲自仗剑督阵,还把一根大旗杆插在岸上,严令:“过旗者斩。”

可惜团丁当他是空气,纷纷绕过旗杆拼命逃跑。此战湘军几乎全军覆没,辎重船只尽毁。曾国藩羞愤至极,竟在逃命的途中投水自尽。

这是曾国藩最不堪回首的耻辱,难怪他后来攻破天京后,非要把已经死去多日的洪秀全混在大炮里发射出去,想让他魂飞魄散——

想起今日之辱,也真是解气了。

如果说曾国藩跳水是因为太平军太厉害,恐怕就没有日后湘军的反败为胜了。其实,这个问题并非太平军引起,这还要从曾国藩本身说起。

02情未准——官场人心险恶

曾国藩是进士出身,不到十年连升十二级,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升为正二品侍郎。他在清朝六部都出任过侍郎,人称“侍郎专家”,对于官场百态,自然轻车熟路。但是,曾国藩在江西一带的官场,过得太不舒心。

1852年7月,太平军打到湖南后第二年,曾国藩被咸丰帝派去举办团练。但朝廷并没有对他抱多大希望,只是让他协助工作,兵员数量也被限定在2000人以内。

曾国藩并不是纯粹的“忠臣”,他会考虑这件事的得失利弊。一开始他总是推脱,但最终也是被迫接受。

到了长沙后,他杀伐决断,只要有些嫌疑的造反农民,他也不做审讯,重则斩首,轻则杖毙,人们都称他“曾剃头”、“曾屠胡子”。

除此之外,他还组建了湘军。当时清朝军队散漫,大多将帅不和,曾国藩从亲戚、同乡旧友中,亲自挑选出一支队伍,让品学兼优的书生担当各级统帅。

但是,从1853年建军,到1857年回湖南奔父丧整五年,曾国藩多遭人排挤和白眼。绿营的鲍起豹与他不和,湖北巡抚陶恩培是他的政敌,更主要的是咸丰帝也不站在他这边。

曾国藩在江西官场不得人心,很多人对他嗤之以鼻——区区一介书生,怎么会打仗?

面对质疑,曾国藩始终憋着一股劲儿。

曾国藩的狠戾加上精锐湘军,这是他证明自己的筹码,他太想让皇上、让政敌看到自己得意的样子了。可惜,第一次出征惨败,曾国藩心灰意冷、面上无光,再想到官场小人的嘴脸,他一时悲愤而跳海。

03己未静——求胜心太切

想证明自己能文能武,就要用事实说话。可惜,曾国藩对打仗确实“不在行”。第一次出征,就犯了兵家大忌——求胜心切。

虽然曾国藩那时已经43岁了,但他却是个新兵。曾国藩没意识到湘军是一支年轻的、毫无经验的部队,只幻想着他的2000湘勇初生牛犊不怕虎。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