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墓陵园内外,大树参天,浓荫蔽空,尤以松柏为多,有“汉柏”、“唐松”之称。据传说,古柏原来有五十四株,象征着诸葛亮享年五十四岁;现存二十株左右。经鉴定,有的树龄已达一千七百多年,应该是埋葬诸葛亮时栽植的。大殿院左角有一株古柏,高约六、七丈,附有凌霄藤蔓,高出树外。每年夏秋之际,凌霄花开红白相间,远望如火树一般,故前人有“千年古树开红花”之句。
最后说一下关于武侯墓的有趣故事,就是在距离武侯墓西南约六十米处,另有一座所谓“武侯真墓”,现已确认此墓乃清代人伪造之地。原来,在清朝嘉庆四年(1799年),时任陕甘总督松筠到武侯墓来凭吊诸葛亮,但是他的手下有一位名叫谭南宫的随行幕僚,此人之前常自称“精于堪舆之学”,他查看了武侯墓后,竟得出一个惊人结论,他对总督松筠说“武侯墓的大冢是假的”,真墓应当在大冢西南一百步的地方。松筠对这位幕僚比较信任,觉得他说的靠谱,于是当即命令时任沔县知县的马允刚,在谭南宫所指的地方再修筑一座冢堆。没想到这事儿到此并未结束,转眼到了民国时,又上演了续集,民国五年(1916年)时,时任沔县知事的余经权,又在这座新冢堆前竖上了石碑,上面镌刻:“汉丞相诸葛武侯之真墓”。但据专家分析这座“真墓”其实并不真,关于诸葛亮墓的真实位置,北魏的郦道元曾在《水经注》中记载说:“葬于其山,因即地势,不起坟垄”。所以,有人质疑也在所难免。
关于诸葛亮死后葬身何处还有一个故事值得玩味,公元234年,诸葛亮积劳成疾,在临终前留下遗言说,自己死后,安排四名强壮士兵抬着装他的棺材一直向南走,待杠断或绳烂之地便是埋葬他的地方。四名壮汉扛着诸葛亮棺材一路南行,可走了一天一夜,哪里还有力气,检查木杠和绳子都还很结实,四人一商量,这样抬下去何时才能杠断绳烂啊?于是便悄悄将诸葛亮的棺材就地埋了。结果,后主刘禅并不相信他们的汇报,经过严审,四人招供实情,可遗憾的是,再也没人能找到他们真正埋葬诸葛亮的地方,包括他们自己,就这样诸葛亮墓便留下了谜团。其实三国时期,有权势的人从汉末盗墓事件中得到启发,都希望自己死后葬得越神秘越好,比如,曹操就有72疑冢的传说,诸葛亮埋葬地的这个故事也是这种思想影响的产物。另外,还有更玄乎的故事说刘伯温曾找到诸葛亮的真墓所在,他悄悄挖开墓后后,竟赫然发现了写有“只有伯温到”五个字的石碑,顿时感到惊恐至极,不敢再挖!
不管怎么说,全国武侯祠虽然有很多处,但武侯墓却只有勉县这一座,所以,千百年来人们还是认可到这里来凭吊这位华夏文明的先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