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曹魏方面,也有失招。公元215年,曹操取汉中。不趁吴蜀争南三郡之机进兵蜀中。此其一失。公元221年,吴蜀夷陵相攻,曹丕不与蜀国并力灭吴,此其二失。如果说赤壁之战是曹操急进而葬送了大好的统一局势;而这两次则是曹魏的迟误而丢失了可能的统一良机。曹魏谋臣刘晔是瞅准了这两次机会的,,可惜曹氏父子拒谏不纳,仿佛是天意在安排似的。其实是有原因的。赤壁之战,曹操丧胆,他兵取汉中又费了一番力气,所以不敢贸然入蜀,过分谨慎。曹丕利用吴蜀交恶,急于称帝,坐失良机。还有更深一层原因,由于三国各方人才济济,机会一闪即逝,稍一疏失,追悔莫及。正如《刘晔传》记载刘晔对曹操所说:
“若小缓之,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
所以说曹操是迟误之失。曹丕思坐收渔人之利,乘吴之疲,但曹军未出,陆逊早已设防于江岸。曹丕只好临江而叹。
历史是不能用推论来改写的。上述分析并非无稽之谈,而是要从已然的历史中得到深刻的启示。
强调“人谋”在形成三分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与经济是基础并不矛盾。曹魏统一中国,经济的因素起了最后的作用。但在形成三国鼎立这一短暂的具体历史阶段,“人谋”的因素则是最活跃最积极的。统一之后,人心安定,国家组织形成固定的格局,“人谋”的一计之得与一计之失,无关大局,因此人才必然遭受习惯力量的压制,不易脱颖而出。纷乱之世,人心浮动,各种力量组合未定,机会一瞬即逝,因此“人谋”的得失改变政局力量的对比。特别明显。在这种形势之下。各方力量。讲求实效,雄略之主,不拘一格录用人才,捷足高才者有用武之地,所以乱世出英雄,英雄造时世。
三国纷争既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也是“人谋”引导的格局。
结束语
三国鼎立的形成中“人谋”的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决定三国鼎立的“人谋”,不是某一个人的主观意志,而是三分人才均势所必然表现出的平衡运动。无论是直接规划三分的诸葛亮和鲁肃之谋,还是破坏诸葛亮和鲁肃之谋的周瑜、吕蒙、关羽、陆逊,以及曹孙刘三方决策者筹略之得与失,都不由自主地在合力地把历史推向三分,这就是三国鼎立形成的必然之势。
陈寿撰《三国志》只有纪传而无书志,着重记载三国形成时期的人物,可以说是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这一历史演变的主旋律,即“人谋”在形成三分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三国演义》围绕诸葛亮写三分,那是艺术的集中,在体现“人谋”这一主题上是与历史事实相吻合的。《三国演义》的主题无非是说明,治国者首要是笼络人才,这是历史的教训。曹操单凭权术不能笼尽天下英雄。刘备宽仁待众,得诸葛亮大才相辅,故能屡仆屡起而终为人中龙。三家兴起的原因,固然很多,而他们的用人路线实在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