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梁和齐国田荣联合在东阿这个地方大败秦军。结果田荣回去后,就在齐国发动了政变,齐王田假逃到 楚国,就是楚怀王熊心这里避难。田假的丞相田角和田角的弟弟田间都到了赵国避难。在定陶之战发生前,项梁曾经几次派人去齐国,要求齐国发兵一起攻打秦军。但是田荣要求楚怀王杀掉田假,要求赵国杀掉田角、田间兄弟才肯发兵。这个时候,史书上出现了两种记载。
《史记·项羽本纪》说是项梁不肯杀掉田假,与齐田荣、司马龙且军救东阿,大破秦军於东阿。田荣即引兵归,逐其王假。假亡走楚。假相田角亡走赵。角弟田间故齐将,居赵不敢 归。田荣立田儋子市为齐王。项梁已破东阿下军,遂追秦军。数使使趣齐兵,欲与俱西。田荣曰:“楚杀田假,赵杀田角、田间,乃发兵。”项梁曰:“田假为与国 之王,穷来从我,不忍杀之。”赵亦不杀田角、田间以市於齐。齐遂不肯发兵助楚。
但是在《史记·田儋列传》却是另外一种说法:梁既追章邯,章邯兵益盛,项梁使使告赵、齐,发兵共击章邯。田荣曰:“使楚杀田假,赵杀田角、田间,乃肯出兵。”楚怀王曰:“田假与国之王,穷而归 我,杀之不义。”赵亦不杀田角、田间以市於齐。
就项梁而言,带兵打仗,肯定是军队越多越好。那么,是选择齐国大军来帮助自己,扩充自己的实力。还是选择被废掉的齐王田假和他的部将田角、田间。项梁真的不忍杀之吗?当初起兵的时候,秦国的会稽郡守殷通本来是要自己挑头打天下,让项梁和桓楚做他的将领的。结果,项梁毫不客气的让项羽杀掉了殷通,自己当了老大。这个时候,项梁会心软下来吗?
真实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的:田荣发动了政变,田假、田角和田间分别逃走。田荣为了消除隐患,在项梁希望齐国出兵一齐攻打秦军的时候,就提让项梁杀掉田假这些人作为先决条件。但是楚怀王熊心并不希望项梁的实力太大,就想借机削弱项梁的力量。就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大义凛然的拒绝了齐国的要求。而项梁虽然看到了秦军不断地在积蓄力量,但是还是过度的自信,认为秦军还是不堪一击。而且身在前线,抽不出身来和楚怀王理论。就顺坡下驴,回复齐国。
这个事情的结果,就是项梁失去了齐国这支重要的同盟军队。不但兵败,而且项梁身死。
虽然楚怀王熊心是项梁、项羽扶上位的。但是从一开始,楚怀王就对这个叔侄充满了戒心。如果说项梁的死,是因为楚怀王的算计有些牵强附会的话。但是对项羽打击防范,则是完全公开化、表面化的。
楚军定陶兵败之后,章邯认为既然已经击败了项梁,楚军没有了主心骨,就没有痛打落水狗,掉过头去攻打赵国了。楚怀王熊心没有了军事压力,开始收缩力量,把自己的都城从盱眙迁到了彭城。然后开始亲自谋划整顿楚国政局,并把军权抓在了自己手里。
楚怀王逃到彭城后,身边一共有三支主力部队。分别是彭城东面的吕臣、彭城西面的项羽和距离彭城较远的刘邦的部队。楚怀王熊心把驻军在彭城东西两侧的吕臣、项羽两位将军的兵权夺去,从而掌握真正地掌握了楚国的大部分军队。
《汉书·高帝纪第一》记载说:沛公、项羽方攻陈留,闻梁死,士卒恐,乃与将军吕臣引兵而东,徙怀王自盱台都彭城。吕臣军彭城东,项羽军彭城西,沛公军砀。……后九月,怀王并吕臣、项羽军自将之。
楚怀王熊心掌控的力量达到最大,就开始了一系列的谋划。
破釜沉舟
当时楚国面临着两个主要问题,
一、章邯率领秦军主力在围攻北边的赵国,一旦赵国灭亡则唇亡齿寒。怎么办?
二、楚怀王熊心作为战国末代楚怀王熊槐的后代(一说是楚怀王熊槐的孙子),怎么才能灭掉秦国给先人报仇。
针对这两个问题,楚怀王熊心针锋相对的做了部署。
第一、他派亲信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带领主力部队去解救赵国。
第二、借口秦国的地方受到残酷剥削已经很久了,需要让一个忠厚老实的长者去解放他们。故意派刘邦往西面发展,攻略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