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起义失败30年后才被捕杀,宋史为何没有记载?有答案了

2020-10-24 17:40:42 作者: 李顺起义失败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在永康军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市南)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时年由于蜀中闹饥荒,民不聊生,而王小波提出“均贫富”的主张很合民意,起义军队伍迅速扩大,很快就占领了青城、彭山等地。

不久王小波战死,李顺被推举为首领。次年占成都,建大蜀政权,控制四川大部。宋廷派重兵镇压,攻陷成都,李顺遇害,起义遂宣告失败。

这是史书记载的情况,我们不必过分关心其往过和失败的原因,只是关于李顺接替王小波、及后来被杀,中间有许多蹊跷,甚至成谜。关于李顺最后的结局,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作了揭示,很能反映当时的真实情况,但有些方面还是讲不通的。

李顺接替王小波后,起义声势更大,不久就攻陷剑南东西川,关西地区为之震动,朝廷为之忧虑。由于在剑南受挫而没有攻取,为官军入川留下了再之道,后官军打败了起义,杀李顺枭首示众,收复两川,记功行赏,朝廷内外全无怀疑李顺已死的议论。

到了景祐年间,突然有人告发说李顺还活着,还说就在广州。朝廷遂令巡检使臣陈文琏负责彻查。陈文链根据告密者提供的线索,果然捕获了他,经认识的人指认确实是李顺。

当时李顺已经七十多岁了,陈文琏将案情审讯清楚以后,用囚车将李顺押赴京师,复核再审,最终确认属实。由于当时报功的时候,说李顺已被斩杀,而朝廷对平蜀将士的论功行赏早已实施,因此北宋朝廷就没有公开此事,只是杀了李顺,又给陈文琏加官两级而使之为閤门祗候了事。

关于此事的过程并没有在官方的史籍中出现,真相是北宋时大臣沈括发现的。陈文琏是泉州人,康定年间辞职回泉州,由于沈抬与他很熟,就去家中拜访他。陈文琏家里有李顺一案的审讯案卷,说起时他拿出来给沈看了,记录此案的前后始末甚为详细。

据载,李顺本来是味江王小波的妻弟,王小波在蜀中起义时他也响应,跟着一起造大宋的反。由于王小波不能得到部众的拥戴,后来其部众便共推李顺为首领。

此处与史载王小波战死后李顺接替的史实有出入,似乎是在王小波活着的时候李顺就接替他成了首领。因此,关于王小波死因就有疑问,到底是为官军所杀,还是内讧而死?根据官方史料记载,官军报功时说李顺已死,而李顺又多活了三十年。可见对王小波之死史料记载还是不可信,多半应为内讧而死。而李顺又是怎样逃脱的呢?

李顺接替王小波当了首领后,釆取的第一条措施,就是立即召集乡里的所有富人大姓人家开会,下令他们申报其家中全部财产和粮食的数量,除了按他们的家庭人口留下够用的之外,其余一切都调发征集,除军用外大力救济贫苦农民。

第二个措施,巩固战领区的政权,大量录用有才干之士为己用,任用地方官员。同时严明军纪,保护、安抚贫民,他的队伍所到之处一无所犯,得到了蜀中百姓的拥护。

当时两川正遭遇严重的饥荒,李顺通过一系列挡施,不到半个月,前来投奔义军的人就达到数万人之多,其兵锋所向,州县官都开门迎接,讨伐檄文传布之地,没有不被攻破的城池。

后来起义失败后,蜀中的老百姓掩护李顺逃跑了,官军没有找他,就谎报邀功了,一直到30多年后,因被告密遭到杀害,那时他已经70多岁了。若十年后,蜀中的人们仍然很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