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场圆明园遗物与文献展,开创圆明园遗址保护先河

2020-10-27 18:31:55 作者: 首场圆明园遗

仅就笔者所见,“七七事变”前后的国内各大报刊,公开披露与研讨圆明园海外流散文物的报道、论文、记述等,均不多见。这样的情形,固然有海外相关文献资料难以搜求,或译介研究本身存在一定难度的客观因素,恐怕更有来自当时政府方面的主观因素使然。

须知,当年内忧外患、积弊严重的国民党政府,本来就亟需或者说亟愿谋求与英、法、美等国的国际亲睦关系,以便获取同情与支持,而这些西方国家正是圆明园流散文物的主要集散地,当局自然不愿看到国内民众再对这一“前朝”旧事行连篇累牍之追究与讨论了。于是乎,客观存在的外部因素与主观存在的内部因素,二者合而为一的限制之下,也就使得圆明园流散文物的数量、品类及去向等一系列问题,始终无法公开全面的予以披露与研讨,始终迷雾重重了。

时为1933年8月,《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七卷第三、四号合刊,即为“圆明园专号”,是为国内第一本以圆明园研究为唯一内容的专号杂志。这一期杂志,并没有什么长篇大论或宏观展望式的“前言”,而是直接将馆藏七幅圆明园长春园的“样式雷”图纸之影印件放于卷首。图纸或长或短,折叠交错于杂志前端,令读者颇有“按图索园”,悄入禁苑秘境之感,内心十分震撼。

七幅图纸之后,又印有八幅铜版画,图像内容乃清乾隆间意大利画师郎世宁等监制的圆明园之长春园北界西洋楼景观。此铜版画全套原为20幅,先由清内府画师绘制底本,再送往法国制作铜版,图画印成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全套铜版画描绘了:谐奇趣、黄花阵、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线法画十座圆明园中的西式建筑。1860年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之际,原藏园中的整套铜版下落不明。这一套完整铜版画,目前已知有法国国家图书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图书馆藏本。刊印于“圆明园专号”的这八幅铜版画,乃营造学社收藏的承德避暑山庄原藏件的影印本。

“圆明园专号”刊印的铜版画“长春园谐奇趣南面图”

“圆明园专号”刊印的铜版画“长春园花园(即黄花阵)正面图”

无论是曾经深藏禁苑的圆明园“样式雷”图纸,还是圆明园西洋楼景观铜版画,自1860年“圆明园罹劫”之后,刊登于这一期“圆明园专号”之上,相信对于当时的国内大众读者而言,也是首次见到圆明园西洋楼景观的完整图像。这样一本相当专业化的学术期刊,如此众多的图片文献,在当时实不多见,此举确为一时“创例”。

图纸与铜版画图片之后,乃是篇幅颇巨的论文三篇,亦是学术与文化价值并重之作,且皆为译作。一篇为日本学者石田幹之助所撰、贺昌群所译的《郎世宁传》,另外两篇为欧阳采薇编译的《西书所纪圆明园中之西洋楼五篇》与《西书关于焚毁圆明园纪事八篇》。这三篇译文的推出,涵括当时国内可以搜集到的日、法、英、美各国关于圆明园历史的各类论述与记载,尤其是对“圆明园罹劫”前后的海外相关史料予以了较为充分的译介,堪称学术界导引国内民众重返“历史现场”之首功。

《郎世宁传》译者贺昌群后来成为历史学家,在中西交通史、敦煌学、简帛学方面均有一定建树。值得一提的是,后两篇译文的编译者欧阳采薇当时年仅23岁,前一年才刚刚从清华大学西洋语言文学系毕业。她的译作在这一期“圆明园专号”上占据了近90个页面的篇幅,不但内容极其丰富,且大多均为国内首现,研究价值自当不凡。这两篇译文为当时乃至后世研究与解说“圆明园罹劫”,提供了相当可观可靠的参考史料,至今仍为里程碑式的圆明园研究经典文献。

欧阳采薇编译的《西书关于焚毁圆明园纪事八篇》

遥思1930年国内第一篇“圆明园罹劫”公共纪念文撰发,继而1931年国内第一场“圆明园遗物与文献”展览举办,及至1933年国内第一本“圆明园专号”学术杂志印行,眼见着圆明园研究日渐勃兴、格局初显,却又再因另一场较之“圆明园罹劫”更为惨烈、更为沉痛的“国难”,而不得不中断了继续发展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