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眼里的三国第一人,比诸葛亮还厉害,还是割席断交的主角

2020-11-02 08:05:32 作者: 王夫之眼里的

管宁不给公孙度面子,但公孙度家族却非常重视管宁。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多次征召管宁为官,但公孙度之子公孙康却截获诏书,不告诉管宁。当公孙康准备称王,一度想授予管宁官职,希望管宁辅佐自己,但“终莫敢发言,其敬惮如此”,因为畏惧管宁,最终还是不敢说出口。吓得一位杀伐果断、准备称王之人,连邀请管宁做官的话都不敢说,可见管宁的“一身正气”何其恐怖。

管宁在辽东一共生活了三十七年,直到晚年才回到故乡。此时,管宁名气更大,又多次受到曹丕、曹睿征召。

223年,魏文帝曹丕诏令公卿大臣举荐独行特立的隐士,司徒华歆举荐了管宁,曹丕下诏任命管宁为太中大夫,专门用安车去接管宁,但管宁坚持辞让没有接受。所谓“安车”,供年老的高级官员及贵妇人乘用,高官告老还乡或征召有重望的人,往往赐乘安车。

226年,魏明帝曹睿继位之后,改任华歆太尉,华歆称病请辞,愿将太尉一职让与管宁,曹叡没有同意,但还是下诏征召管宁为光禄勋,当时司空陈群也上疏举荐管宁。但管宁自称草莽之人,并上疏辞让。

曹睿在位期间,征召管宁的命令接连不断,常常在八月赐予牛酒。由于管宁一再拒绝,最后曹睿忍不住地问当地父母官:“管宁究竟是守节自高呢,还是老病萎顿呢?”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即这就是管宁志向,“此宁志行所欲必全,不为守高”,不是故意矫情以显示自己的高尚。

241年,群臣向曹芳举荐了管宁,曹芳下诏以“安车蒲轮,束帛加玺”的礼节去聘他为官,但这时管宁正好去世,享年84岁。这可能是管宁唯一没能拒绝的征召。

关于历史名人对管宁的评价,不妨再看三个:三国名人桓范所云“于混浊之中,履洁清之节,笃行足以厉俗,清风足以矫世”,陈群赞他“清俭足以激浊,贞正足以矫时”,曹睿称赞“清虚足以侔古,廉白可以当世”。可见,从管宁经历与品德来看,做到了生长在三国这一潭淤泥中却一尘不染,得到了当时一致公认。

管宁虽无诸葛亮、曹操、周瑜等的战功,却能一直坚守本心。尽管他的品行看似于世无用,但一个没有道德标杆的民族是可悲的,尤其在恶贯满盈的三国年代,却出了管宁这样的圣人,足以让人不至于绝望,说明三国并非一个彻底堕落的时代。恰如上文钱穆所说:“管宁则为一草野人物,虽乱世,使社会得保留一完人。则此社会终未全坏,尚有将来之后望。”

因此,诸葛亮、郭嘉、周瑜、曹操、刘备、孙权等人虽然挥斥方遒、战功累累,却反而加剧了百姓痛苦,让世道变得更坏。唯独管宁这样的人物存在,却会让世道变得更好。或许鉴于此,王夫之才会认为管宁是唯一能够“持” 汉末三国之天下的人物,钱穆才会认为管宁犹在诸葛亮之上。

参考资料:《三国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