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经历了些什么?从秦汉到明清,从繁盛到另外一个境界

2020-11-03 19:21:26 作者: 中国戏剧经历

宋代戏剧在当时也被称为“杂剧”,泛指各种表演。等到了北宋时期,杂戏就被细分,成功与百戏分开,成为一项一场戏由两段或三段构成的独立的艺术。

而滑稽戏与歌舞戏则是宋杂戏的精华。在《梦梁录·妓乐》中对滑稽戏的描述为“大抵全以故事,务在滑稽”,或者《童蒙训》中的描述都可以看得出当时对杂剧的编写都偏向于滑稽调笑。滑稽戏有《眼药酸》、《急慢酸》、《老孤遣妲》等剧目。

(滑稽戏《眼药酸》)

遗憾的是,两宋时期的所有杂剧剧本,今无一存。就算存有,那也许也只是一个剧名,或者被改编过的,但是当时的杂剧发展的繁荣景象却是能从遗址(山西省万泉县桥上村后土庙戏台遗址)与记载(“向者汴京教坊大使孟角球,曾做杂剧本子”)中实实在在的存在的,就算是北宋时期发展迅速的“瓦肆”、“勾栏”也无法抹去的。

北宋时期的戏剧有多繁荣?从“瓦肆”、“勾栏”便可看出。瓦肆是杂技或者其他表演演出的地方,多存在于商业活动的中心区域(例如现在的一二线城市),而且瓦肆分布密集,一座城里能有二十多个瓦肆,每个瓦肆里能有十多个大小勾栏。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大量从事有关瓦肆的“写作人”、“服务员”、“服装设计师”涌现出来,促进了北宋时期的戏剧发展。

(瓦肆)

元代——成熟期

元明及清代前中期是以创作为中心的特殊时期,在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戏剧名家,名作。

(连环画中的《西厢记》)

大多数人对元杂剧有着较高的评价,而元杂剧能有如此的魅力与当时的社会生活离不开关系。元朝是蒙古族统治者的天下,少数民族成为统治者大多都会推动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在蒙古族这个马上民族的积极开拓疆土之下,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急速增多,所以当时的作品中也常表现出戏剧的多元性。

(藏戏中使用到的面具)

元朝的商业繁荣至极,首都大都作为东方大都会可以说是极其繁荣,当时的开放性也极大,大都甚至可以说是全世界的大都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杂技艺人大量的汇集在大都,登台献艺,繁荣至极。

而那些戏剧名家的产生得益于那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但是更多名家投入对元杂剧的写作并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

蒙古族统一中原之后,对于原本的汉族人民以及汉文化不屑一顾,极其不重视科举取士,甚至废除科举制度近八十多年。所以汉族的知识分子想用学识来升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社会地位也相当的低。当时甚至有“七匠八倡九儒十丐”的说法,由此可见,当时的汉族文化知识分子生活的社会环境有多么恶劣。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汉族文明本来应该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是那些寒窗苦读,胸怀国家的知识分子们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强迫自己以歌妓为伍的同时,积极创作,积极表现内心。在长期的与歌妓、民间艺人为伍中,他们更了解民间的生活,更了解底层人民的辛酸苦辣,更多的表现出对底层人民的怜悯与赞美。这样的人有关汉卿、王石朴、马致远等人,甚至还有少数的高官贵族参与其中。

(关汉卿的画像)

故有人说元代的杂技之所以如洪波涌起,杰作如林,正是于这些有很高文化修养,艺术修养的知识分子的加入分不开的。

明清——繁荣期

明代中后期以来中国戏剧逐渐转为以表演为中心,在这个时代里,出现了众多戏剧表演的名家。

明代嘉庆年间,明代的戏剧被统称为“南戏”或者“戏文”等,那时的明代戏剧还未被称为明传奇。在戏文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之后,才形成了“明传奇”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