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没啥影响力又水平不咋地的小破自媒体,辛辛苦苦地写文章然后时不时地再被读者老爷们臭骂个狗血淋头,对于我来说已是常态。当然,也不排除某些时候会按捺不住火爆脾气跟人家掰扯几句,但往往也不会有任何正面或积极地反馈,所以渐渐也就没了争执的心思。不过对于在合理范畴内的讨论甚至是争执,我还是非常乐意跟大家分享自己的观点的。
比如之前曾写过一篇文章,讨论宋仁宗赵祯之仁,期间信口开河的说到了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孝宗朱佑樘。对于这两位在史书中口碑很不错的皇帝,我是有些不同意见的,于是遭到了某些读者朋友的反驳。
以我个人极不靠谱和非常反动的观点认为,朱高炽和朱佑樘之所以名声挺好,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是明朝十六帝中唯二跟文人士大夫集团关系融洽的(没算朱允炆)。除此以外,从朱元璋到朱由检,明朝的皇帝们无不跟文官士大夫斗了个鸡飞狗跳,君臣关系极度恶劣。在这种情况下,掌握了笔杆子的士大夫自然不会对皇帝“笔下留情”,所以我们才在史书中看到明朝的皇帝基本没有几个是正常的——要么是杀人狂魔,要么是不务正业,要么是好色如命,要么就沉迷于炼丹成仙。至于一身怪癖的那就更普遍了,斗蛐蛐的、干木匠活的、贪玩荒唐的、吃错药的、当宅男的,连死得莫名其妙的都有好几个,各种明宫奇案层出不穷。
总之,凡是跟士大夫关系不睦甚至大打出手的皇帝统统都要批倒斗臭,而朱高炽和朱佑樘作为明朝皇帝中少有的亲近士大夫的异类,自然要竖为典型高高捧起,哪怕他俩排个气那都得是香的……客观的讲,明孝宗朱佑樘算是个不错的皇帝,但“明朝最好的皇帝”这顶大帽子怕是连他自己都不好意思戴——你把洪武大帝和永乐大帝往哪儿摆?而且正是因为朱佑樘的纵容导致士大夫的势力迅速膨胀,结果让他的儿子明武宗朱厚照吃了老大的亏,最后落得个不得好死的下场,连其后继位的朱厚熜都跟着倒霉。
至于弘治中兴,这种所谓“盛世”的玩意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一百个也有八十个,从来不算什么稀罕东西。光在明朝,能扒拉出来的就有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成化新风、嘉靖中兴、隆庆新政、万历中兴等等一大堆。弘治中兴在其中肯定不是最滥竽充数的那个,但要将其往更高处捧难度也着实不小。
当然,本文主要说的还不是朱佑樘,而是朱高炽——一个能当好太子的家伙,就一定能成为能被史书认证的“好皇帝”吗?
太子想从“预备皇帝”转正,通常得先学会“坑爹”。
在如今的古装影视及文学作品中,“太子”是个出现频率颇高的角色,而且给人的印象一般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极高,权力极大,众星捧月,简直可以为所欲为。当然,太子一般还都是大帅哥,受到万千无知少女的青睐和追逐,天生就是人生赢家。
不过,如果能让那些在真实的历史中当过太子的家伙们转世重生、现身说法,那么他们大多会告诉你——这个破太子谁爱干谁干去,如果让我再干一回,还不如去死!而南北朝时刘宋的那位差点当上太子的新安王刘子鸾说的那句“愿身不复生王家”(《宋书·卷八十·列传第四十),弄不好就是他们真实的心声。
因为
太子这个职业是如此高危,但依然有无数人为之前赴后继,其实原因很简单——一个是没得选(太子是由皇帝册立的,而且理论上要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再者就是有得选,像汉光武帝刘秀的废太子刘疆那样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聪明人也是少之又少。毕竟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名头的诱惑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抵抗得了的。
于是如何“做好”太子这份工作,别让皇帝老子一时兴起将自己打落到十八层地狱(被废掉的太子通常没有好下场),就成了无数“预备役皇帝”必修的一门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