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心术……想想就可怕啊。
朱高炽若不早死,还能成为儒家眼中的“好皇帝”吗?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朱棣在第五次北伐归途中病逝,朱高炽顺利接班。然而仅仅10个月之后,他就猝然去世,连死因都留下了无数悬疑(有种说法是被那位“好圣孙”朱瞻基弄死的)。
辛辛苦苦的当了21年太子,结果好不容易当上皇帝可以为所欲为了,还没熬过一个年头就挂掉,这无疑是个悲剧。但就朱高炽的身后名而言,却未必如此。
从朱高炽短暂的皇帝生涯来看,他确实坚持了自己在当太子时的政治主张。比如他释放并重用了夏元吉、吴中等曾被朱棣监禁或贬黜的官员,平反了一大堆冤案,还取消了下西洋和边境的茶马贸易,并停派了采办黄金和珍珠的使团。当然,朱高炽采取的最为激烈、也最为“反爹”的一个举措就是想把国都迁回南京。可惜这事八字还没一撇,朱高炽就莫名其妙的死掉了,而“好圣孙”又对此毫无兴趣,于是大明朝的国都依旧是北京。
正是因为朱高炽的“始终如一”,所以在他死后赢得了士大夫的好评如潮:
“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明史·卷八·本纪第八》)
可问题是,若朱高炽“使天假之年”,真的能“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