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因为冶铁技术的大幅提高,铁锅才有了大幅度的普及。至此,铁锅终于走下了神坛,从贵族与皇族手中来到了平常百姓的手中。那么,在铁锅未普及的时代,古人又是如何吃饭的呢
原始时代,人们在茹毛饮血了几十年后,无意间发现了天雷劈死的的动物,肉质鲜香,而且吃了也不容易生病,后来原始人们学会了保存自然火,炊具自然而然的也出现了。
在原始时代,炊具一般是石器或者陶罐,这个时候,古人只能煮一些饭食,蒸炒油煎都还是遥遥无期。
在人们的不断试验下,人们制造出了鼎和鬲,这个时候材料主要是陶。鼎的底部有三条腿,顶部边沿露出两个带孔的耳洞,方便吊起来,有方形也有圆形的,主要用来煮肉。不仅如此,自古以来鼎被赋予神圣的色彩,起源于禹铸九鼎的传说。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洛邑。提起鬲来,我国古籍中曾有明确记载:“鲁有俭者,瓦鬲煮食,食之而美,盛之土之器,以进孔子。提孔子受之,欢然而悦,如受太牢之馈。弟子曰:'瓦陋器也,煮食薄膳也,而先生何喜如此乎?’孔子曰:'吾闻好谏者思其君;食美者念其亲。吾非以馔为厚也,以其食美而思我亲也。’”(《说苑·反质》)这一故事说明了在孔子时代,至少在山东,瓦鬲还流行着。那么,鬲是一种什么东西呢?
原来,鬲是一种陶制的炊煮器具。人类可以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水。水是人类最重要的饮料,也是进行食物加工,饲养牲畜所不可缺少的。人类曾经有过一个时期没有任何汲水工具,而是以嘴直接在水面喝水或者双手捞水喝,还用过葫芦淘水。从出土文物看,史前很多地方都用过陶制尖底瓶。瓶的形状多样,但基本特点是小口、突腹、尖底,偏上有双耳,重心在耳上。使用时,一提绳子,重心前倾,口朝下,便于汲水。水半满时,重心下垂,瓶立,又进水使瓶满,这时重心又在上部,易倾斜,出水,可倒出(尖底瓶用在江河泉中汲水,在井中汲水用陶罐)。尖底瓶可以汲水,但不可以煮水,而且也放置不平稳,于是人们便将三个尖底瓶捏在一起制成了陶鬲。陶鬲的三个腹足站立很稳,里面可以贮水,架上干柴又可以煮水,非常实用,是当时生活中的必需器具。说通俗点,鬲就是一个像鸡蛋的大罐子,也就是一种炊具。顶部有环形外沿,底部有三个支撑腿,主要用来烧开水和煮饭。
到商代左右,我国的青铜冶炼技术成熟,鼎的材质由陶变成了青铜,相应的容量也随之变大。
到了东周时期,又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炊具【釜】,这是在鬲的基础上改造而来,虽然材质依然是青铜,可已经具有锅的雏形。秦朝末年,大英雄项羽为了支援被围困的赵军,下令士兵砸烂炊具,沉掉帆船,给自己不留丝毫退路,因此一鼓作气打败了秦军。这就是著名的破釜沉舟,砸烂的炊具就是釜。同鼎和鬲相比,釜没有支撑的三条腿,与灶台衔接,接触的热量更多,提高了做饭的时间与效率。可釜仍然是一个卵形,所以东周的人们还是吃不了美味的炒菜。
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又在釜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将釜从中间劈开,只留下了一个半球形,起名为锅,材质也逐渐从青铜变成了铁,这个时候,我国烹饪领域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炒菜终于出现了,食物的色香味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铁锅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中华饮食文化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