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战国名将王翦,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在历史上,他的名气丝毫不亚于白起,灭赵国、灭燕国、灭楚国,而他的儿子王贲也是当时名将,灭魏国和齐国,这对父子加起来,就直接灭了五个国家(韩国是被内史腾所灭),说是功高震主,那是毫不为过的;但王翦偏偏得了善终,不仅如此,王氏家族还发展得极为不错,唐朝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就是王翦的后代。
而这里要说的是王翦灭楚一战,当时王翦已经有了灭赵国和燕国的不世之功,而他的儿子王贲也灭了魏国,顶级将门世家已然成型;秦始皇接下来的目标就是楚国,楚国虽然已经被削弱了很多,但底蕴仍然很强,不是说灭就能灭的,秦始皇本想让王翦继续领兵,但王翦却说“非六十万人不可”,这可把秦始皇吓了一跳,要知道此时的秦国,虽然灭了韩国、赵国、燕国、魏国,但能拿出来的兵力依然不多,毕竟新降之地,还需要大量兵力镇守。
更何况,这可是六十万兵马啊,万一王翦有反心,以王翦的能力和兵力,秦国可是没有任何抵抗之力的。而当时的秦国,名将绝不仅仅只有王翦和王贲父子,蒙氏父子和李信等等,也都是名将;李信听到王翦的话后,立马站出来说“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秦始皇听后大喜,认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结果被楚国名将项燕给击败,损失极为惨重。
秦始皇得知消息后,又惊又怒,但终究还是忍了下来,第一时间不是问罪,而是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向王翦致歉,并答应加兵请求;不得不说,秦国底蕴真的是太强大了,开始派出去二十万,遭受大败后,又能立马拿出六十万大军,这可是六十万训练有素的精壮男丁啊!可不是什么老弱病残,在整个战国时期,能随便拿出六十万军队的,也只有秦国;而像韩国、燕国这样的弱国,估计全部加起来都没有六十万。
不过这王翦也是个人精,深知统领这么多军队在外,秦始皇内心肯定会有所忌惮,一旦有人煽风点火,自己一家的小命可就到头了;于是王翦出征时向秦王“请美田宅园池甚众”、“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出关前,又连续五次求赐美田,连部下也开始担心会不会太过分,王翦才说出了自己的用意:秦王生性多疑,如今秦国全国士兵尽交到自己手中,此时唯有向秦王诸多要求,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钱以外别无他求,借此消除秦王怕他拥兵自立的疑惧。
终于到了正题了,王翦手握六十万军队,而且王翦父子之前连灭三国,战功赫赫,在军中的威望极高,那王翦有能力造反么?想多了,白起还知道吧,“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那位,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未尝一败,尤其是在长平之战中,率六十余万秦军全歼四十五万赵军;但因功高震主,得罪范雎,接连贬官,最终被赐死于杜邮。
白起为何会被迫自尽?以他的资历,难道就不能征召一批忠于自己的将士,然后反了这“昏庸”的秦昭王么?别说,还真不能,商鞅作为秦国变法的设计者兼实施者,在秦国拥有无与伦比的声望,在被诬陷后,也想过谋反,但无人敢跟随他,商鞅就这么被自己的变法给害了;商鞅都做不到,白起又如何做得到?自尽,还能保全家,如果谋反,那就是灭族的事情。
在商鞅的变法中,军队和百姓所效忠的对象只有一位,那就是秦王;表面上看,王翦率领了六十万大军,但王翦真要有反心的话,估计不用秦始皇下手,那些个士兵就会把王翦给抓了,尤其是王翦的亲人、亲信,因为在《秦律》中,连坐是最常见的。这也是为何秦始皇敢将如此庞大的军队交给王翦的原因。
都说历史是进步的,其实有些时候,还真不一定,就拿对军队的掌控度而言,整个封建社会,没有一个朝代能比得过秦国,不是军队没战斗力,就是“黄袍加身”,更别说哪朝皇帝敢将数十万军队交于一将之手了。其实这不单是秦国,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也没听说过那个大将谋反的,最多也不过逃往别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