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鱼亭
战国年间,有个人赶车要去楚国,楚国在他的南方,而此人却赶车往北走。路人见到,就告诉他走的方向反了。赶车人没有认识到错误,对旁人道:“我的马跑得快,而且我路费足、驾龄长,一定能达到目的地。”
可是不论赶车人如何努力,他都无法到达楚国,因为他的方向错了,这就是南辕北辙的故事。战略是战争的纲领和方向,而战术针对的是每场具体的战役,不言而喻,战略要比战术重要很多。在大多数情况下,战略失误就意味着战争的失败,哪怕战术上成功,也难以挽回败局,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一、朱允炆宠信黄子澄,重用李景隆,丢掉了江山
朱允炆接替了朱元璋的江山,可是他没有守住。在即位之前,朱允炆就意识到削藩的必要性,不过他没有找对人,反而将朱棣逼反,开始了四年的靖难之役。
面对朱允炆对藩王的忧虑,黄子澄是这么回答的“如果藩王叛乱,我们大军出动,就可以像汉朝平定七国之乱一样,平定藩王!”黄子澄没有任何实质依据,就放出狂言,明显就是纸上谈兵。
文官统兵,历朝历代有很多,但让黄子澄这种腐儒去决定军国大事,必定会以失败告终。朱允炆从战争开始之前就犯下大错,那就是用错了人,当然了,这责任也不能全怪朱允炆,他爷爷朱元璋也负一定的责任。
所谓一步错步步错,黄子澄本身不靠谱,那么黄子澄推荐的人就更不能用。可是朱元璋为了皇权的唯一性,武将基本被杀光,朱允炆能用的也就只有黄子澄之流。黄子澄不通军事,他便凭借直觉,推荐李景隆做主帅。
李景隆在军事上毫无建树,不知李文忠泉下作何感想,他一世英名都败在了儿子身上。公元1399年,朱棣将北平交予长子朱高炽,自己则率军赶奔大宁,要拖宁王下水。李景隆率军五十万进攻北平,在张掖门快要被攻破之时,李景隆为了抢功,竟然命令瞿能停止进攻,丧失了最好的时机。
换言之,从朱允炆重用黄子澄、李景隆开始,整个战略就是错误的,哪怕有猛将平安等人,多次挫败朱棣的攻势,但整个战略局势无法改变。李景隆的两次失败,预示着南军的败局。
如果朱允炆能继续让耿炳文做主帅,将战争时间拉长,或许耿炳文无法取胜,但朱棣的胜算将大大降低。可见战略决策的重要性,从中也引申出另外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人才,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才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而黄子澄之流,只能将事情搞砸。
二、唐玄宗犯错,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买单,潼关失守,京师沦陷
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将唐朝带入了极盛之时,不过在他晚年,犯下一次又一次错误,令帝国陷入黑暗的深渊。首先,安史之乱的第一责任人就是李隆基,是他纵容安禄山,让安禄山逐步做大做强,成为国家最大的毒瘤。
安禄山起兵之后,唐玄宗命高仙芝、封常清等几位大将前去抵御。是时,唐军的战力早已大不如前,而且高仙芝率领的军队,基本上都是市井子弟,没有多少作战经验,面对安禄山的虎狼之师,很快便败下阵来。
封常清、高仙芝虽然战败,但他们仍然是名将,他们可以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找到那个节点,只可惜,唐玄宗不听。要想击败安禄山,就必须将时间拖长,以守待攻,安禄山要的是长安,是整个天下,只要保住潼关大门,保住长安,胜利天平终究会倒向李唐这边。
承平日久,唐军一时间根本不是安禄山的对手,如果贸然出击必定死路一条。战败后,封常清、高仙芝退守潼关,准备在此死守,并上书皇帝,陈述了撤退的成破利害。糊涂的唐玄宗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认为封常清、高仙芝不服从军令,导致战役失败,随即将这两位大将斩杀于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