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繁重的徭役已经让人民难以承受,在修筑始皇陵、阿房宫等"大型工地",劳工"死者众",虽然法不当死,但他们延误工期那还不逼得拼死拼活地干?生存的概率大概也就剩下个百分之五十了。
陈胜吴广非常清楚自己和劳工们的处境,为了心中不灭的理想,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好时机,开始自己伟大的事业征程正是时候。所以,他们果断喊出了——公等皆失期当斩;假令毋斩,而戍死者固什六七。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资治通鉴》
其实,陈胜吴广的演讲词中就道出了当时的事实。他们话的意思也很清晰:我认为误期当斩,也可能不斩,但我们生存的概率又有多大呢?
所以,"失期,法皆斩"此语出自陈胜吴广之口更符合当时的现实,后世史书是引用他们的"宣传口语",而并非当时法律条款的解读。
司马迁出于无奈添油加醋
有一说,中国古代历史上得位最正的皇帝是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啥意思?也就是说他们布衣出生,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努力打下了江山,标准的励志版本。
陈胜吴广从理论上来说不仅仅是刘邦的前辈,更是他的建国功臣,所以刘邦成功逆袭当了皇帝后,对前辈陈胜极其敬重,封其为"隐王",派专人寻其陵,并驻兵守护,每年还得以君王之礼祭祀。
那么这样一个偶像级的人物,必须具备一个高大的形象,因为这是刘邦"庶民的胜利"的参考书,绝对不能有丝毫的抹黑,必须百分百的正能量。
说白了,给秦朝抹黑可以,给陈胜吴广抹黑不行,哪怕是一点点,必须给陈胜吴广的起义赋予正当的理由,这一点至少在西汉是如此。因此,即便是秦朝没有"失期,法皆斩"的律规,栽这么个小赃,又有何不可呢?《前汉纪》:"上以迁欲沮贰师。为陵游说。后捕得匈奴生口。言陵教单于为兵法。上怒。乃族陵家。而下迁腐刑。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就出在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之手。司马迁已经因为为李陵辩护一事遭受腐刑,尝到了汉武帝的厉害,所以他的政治觉悟应该会有很大的提升。
在此处做一点点符合政治需求的改动,既符合统治者的胃口,也不影响整个历史事件,我想司马迁应该是有可能做出这个动作的。
好事者解读错误
当然还有说,《史记》没错,是好事者用睡虎地出土的《徭律》来解读了当时的《戍律》,法律条文解读错误。史记: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也就是说,陈胜吴广服的是戍役,而不是徭役,不能用徭役的标准去衡量戍役。戍役就是类似于边防军了,他们不仅仅要兴建土木工程,还得肩负巡逻、打仗等军事任务。
从这个意义上来了,对戍役的管理规格肯定是高于徭役的,那么真的到了"失期,法皆斩"这么严酷的地步吗?不管史书记载的秦朝律法,还是睡虎地出土的《十八律》,均没有找到"法皆斩"的对应条款。
当然,军队有自己的管理制度,上级不经过司法制度,直接诛杀下级也很有可能的,毕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以至于"失期,法皆斩"成为了戍役的公用管理法则,也是具有可能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