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30年代的“巴哈杜兰”营军官和士兵
1833年晚秋,波斯王储阿巴斯病死于呼罗珊,“巴哈杜兰”随同大军班师,返回大不里士。次年晚秋,“万王之王”法特赫·阿里也骤然去世,恺加王朝随后陷入继承危机。阿巴斯之子穆罕默德面对夺位威胁,指挥从父亲手中继承的新军杀奔都城德黑兰,成功迫使叛军屈服。随后,屡立战功的“巴哈杜兰”顺理成章地成为德黑兰城内的王宫卫队。1835年,波斯再度出动大军征讨呼罗珊地区的乌兹别克、土库曼入侵者和库尔德“叛军”。根据一位意大利军医的回忆,波斯大军虽然深入库尔德人盘踞的山地,却难以发现敌军,某一天,他们突然看到山坡上有无数羊群正在吃草,一时间便纷纷上山抢掠,只有大约250名“巴哈杜兰”留在山谷底部充当预备队。显而易见,这正是牧人常用的伏击招数,待到库尔德人突然杀出,波斯军队竟然土崩瓦解,士兵们不仅扔掉战利品下山狂奔,甚至把军官们也一并冲走,惊恐万状的军医此时发现只有“巴哈杜兰”临危不乱,列成了一个空心方阵,便赶紧窜进去保住性命。库尔德人当然想要赶尽杀绝,可“巴哈杜兰”的一轮齐射就让他们发觉这决不是一般波斯军队那样的软柿子。小方阵且战且退,缓慢行进,库尔德人也只得一路“送客”,最后无奈之下回山收拢羊群。当夜,军医跟随“巴哈杜兰”返回大营,发现大军总指挥正慵懒地躺在华贵地毯上抽水烟。看到医生后,他立刻惊呼出来:“哎……我现在知道这些俄国异教徒为什么不可战胜了。他们并不具备我们波斯人最擅长的能力:他们遭到敌军进攻时不会跑,而是像墙壁一般伫立着。”
消亡
不过,在已然朽烂的恺加王朝军队中,“巴哈杜兰”终究不能独善其身。1838年6月,波斯军队强攻阿富汗军队据守的赫拉特要塞,将近600名“巴哈杜兰”担当攻击矛头,可由于上级指挥官被阿富汗人一枪击倒,波斯“战友”们竟然再度纷纷溃退,扔下“巴哈杜兰”独力面对敌人的反击。一番苦战过后,“巴哈杜兰”营虽然最终脱身,却也付出了54人战死、200余人负伤,损兵将近一半的惨痛代价。
▲赫拉特之战中的“巴哈杜兰”营
赫拉特惨败过后,“巴哈杜兰”原本已是军心不振,沙皇尼古拉一世对他们发布特赦的消息更是惹得这些人心思活络。毕竟,这些俄罗斯人和波兰人虽然有不少已在波斯成家立业,但依然无法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即便能得到君主的信任,社会舆论仍然往往将其视为潜在威胁,甚至将阿斯兰都士等会战的失败原因归于“巴哈杜兰”里有人私通俄军。以家庭生活而论,包括参孙汗本人在内,他们的婚配对象往往还是波斯治下的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乃至景教徒。此外,与东欧迥异的波斯气候也让很多人水土不服。当尼古拉的使者带来好消息后,就连深知自己作为“罪魁祸首”难以从头再来的参孙汗本人也只得放手让部下选择出路。结果,只有一个连的波兰人抗拒遣返,包括参孙汗的女婿兼军事继承人在内绝大部分“巴哈杜兰”终究是决心返回俄国。其后,随着俄国使者动用种种手段平息波兰兵变,“巴哈杜兰”营也就走到了穷途末路。1839年2月23日,597名原“巴哈杜兰”、206名妇人和281名儿童离开波斯进入俄国。幸运的是,沙皇尼古拉基本信守了承诺:已婚的“巴哈杜兰”编入高加索哥萨克军,定居在哥萨克村落里,未婚的编入芬兰营和阿尔汉格尔卫戍营(而且在波斯军队中的服役年份也一并计入总服役年份),30名老弱残兵和不可靠的波兰军官则直接送回老家。
▲“巴哈杜兰”营离开大不里士
十年后,去国离乡的参孙汗葬于大不里士东正教堂,他生前已是负债累累,死后更无力保全家族的不动产,“巴哈杜兰”可悲可叹的历史由此划上了终止符。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吴畋,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