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获“纪念1941~1945年伟大的卫国战争40周年”奖章
1989年创作三联画《亚美尼亚的悲伤就是我的悲伤》
1990年被推荐为“俄罗斯人民艺术家”候补成员
1994年获“俄罗斯人民艺术家”称号
1995年获“纪念1941~1945年伟大的卫国战争50周年”奖章
2006年被聘为列宾美术、雕塑、建筑学院终身教授
2009年获“为组国服务”二级勋章
2010年艺术家去世
常常有人问我,我是何时成为一名艺术家的。我总是立刻就告诉他们,在我的第二件大幅作品完成之后。第一件大幅作品是毕业作《红军进入已经解放的诺夫哥罗德》。
毕业答辩时的心情是多么激动。约甘松教授表扬我“表现了生活的真实,对事物的描绘有血有肉、生动具体”,格拉巴利院士则称赞我“绘画中的审美感”。这些溢美之词令我铭记终生,并鼓励我不断创作。
索科洛夫作品
一切恍如昨日,美妙的创作时光如飞鸟般匆匆而过,而艺术家则紧随其后。我们有太多机会去观察生活,去发现它的美,然后用艺术语言去表现美和自己的态度。那时老师和学生之间互相信任在这种信任的氛围里就会诞生优秀的作品。
当约甘松邀请我参加创作《列宁在第三次共青团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时,我不假思索立即答应:“跟着您哪怕去天涯海角。”而他只说了一句话:“带着枕头来,咱们起干活。”
索科洛夫作品
这是一位极具天赋的人,歌声动人,文笔优美,绘画超群。创作这幅画用了我们一年多的时间。我画有列宁的右半部分,画的过程很有趣,约甘松自己先画,然后教我们按他的笔法接着画。
他非常喜欢苏里科夫。约甘松对艺术家们很好,但是不喜欢那些工作敷衍了事的人。有些画得很好的局部,如果没有服从于这幅画的整体,必须刮掉重来。他教育我门创作要持之以恒,天赋正是在日复一日的劳动中产生的。
索科洛夫作品
现在,让我来对许多事情进行下总结,也谈谈创作的秘密。艺术吸引艺术家,而艺术家则要吸引观者的心灵。在绘画中找到自己的使命着实不易。艺术家不仅应感受生活,还应善于表现它。
绘画的过程引人入胜:调和色彩,涂抹画布,呼吸调色板的味道。画家可以看到用色彩谱成的音乐的和谐。通过不同色调的色彩来描绘物象的形,在此基础上形成绘画。形里包含物象的造型美特征。
画家涂抹色层的方法不同,有人喜欢厚涂和不透明画法,有人则喜欢透明如水彩一般的薄涂,或者将两者融合。在绘画的形式与内容之间存在一种造型的美,这就是绘画的意义。
技巧可以帮我们高水平地表现内容,作品的本质通过绘画的造型美表现出来。物质性通过色彩的真实性以及不同手法与技术手段的结合来表现。能自由运用多种手法即是高超的技巧。
索科洛夫作品
画布上的真实就是对生活的真实的反映,而生活的真实只有敏感的职业艺术家才能捕捉到。一切看似简单,但只有创作者掌握了技巧,拥有了能够洞察自然与人性的美的内部自由之后,方可实现。
起初我想跟奥斯梅尔金学大型纪念性绘画,但后来发现,只有架上绘画才能打开别样的视野,我更愿去表现大多数人最平凡的生活。有人问,我在艺术中实现了什么?对什么真正满意?若时光可以倒流,我想做什么?
我诚实地回答,我还想再过这种探世界之美的创造人生,我应该会更加关注圣彼得堡这座域市,那些至今尚无人描绘的建筑细节。我会像以往一样,或者更加用心尝试着去表现人们日常生活的瞬间,生活其中的人们,人人相似却又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