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到此时,唯一的一个安排,就是袁督师所率领的关宁铁骑的精锐了。
此次袁崇焕入关所带兵力,具体数目存在争议,据《中国古代战争辞典》所录,此次袁崇焕率领辽军来到北京城下的共计一万五千人,除了入关以来,沿途驻守兵力,保守估计,此次袁崇焕所部入关兵力,当接近两万人。
至于其他一些资料,则简言之“数万人”,所以本文取《中国古代战争辞典》中所录数字,此次袁崇焕入关,来到北京城下的关宁铁骑人数,为一万五千人。
由于袁崇焕心急,担心北京安危,一路狂奔,追击后金军,虽然在蓟州一带与后金的一些部队三次交手,并且三次取胜,但是始终无法完全阻挡住后金军向北京前进的脚步。
此时,要想阻止后金军进一步接近北京,就必须在北京至通州一线布置防御,三河、昌平等地,有着满桂部将尤世禄等人驻守。
按理说,辽军也应该前往,就地阻击后金军,可也正是与此同时,袁崇焕的做法,使得几乎所有人,都是不得其解。
十一月十一日至十一月十六日,连续五天的时间,皇太极并没有直奔北京而去,反而是在京郊一带,来回窜动,所过之处是能抢就抢,一般的驻军面对着这十万人的观光团,自然不敢加以阻止,因此,五天的时间,北京附近被破坏的不成样子。
而此时的袁崇焕,不但没有合理的阻击方案,反而是率领着一万五千的关宁铁骑,一路尾随后金军,没有打闷棍的现象,也没有超越后金军进行阻击的想法,就是这样一直跟着后金军!
而且跟进路线,还相当的诡异,皇太极的行军路线,是从遵化出发,折向东部拿下三屯营之后,一路向西进发,过蓟镇后,兵分两路直插通州与顺义,在顺义从北向南,在通州由东向西,来到了北京城北部的德胜门。
袁督师自从山海关入关以后,途径永平府、治下迁安、途径顺天府的丰润、玉田等地,想要在蓟镇首先拦截皇太极,可是拦截失败之后,皇太极直奔通州、顺义而去。
按理说,袁督师也应该继续追击,可是此时,他却率领辽军从蓟镇南下顺天府的香河县、继续向南走河西务巡检司,而后从河西务绕到了北京的南城广渠门一带。
打开地图,就可以发现,皇太极的行军路线,是从蓟镇出发,从北面画了一个半圆包围了北京,而袁督师是从蓟镇出发,从南面画了一个半圆,包围了北京。
的确,不管怎么说,这样的军事行进路线,的确有些诡异。
而这样的做法,不久后,便成为了政敌构陷袁崇焕私通皇太极的一个证据,理解为两个人约定好了,这样一幕的出现,实际上是袁崇焕故意不进行攻击的。
可是,这种说法,实在是脱离军事常识,那就是后金军有十万人,辽军只有一万五千人,追上了又能如何?大家即时互砍,然后坐地牺牲,一起归天吗?
很显然,这是个不现实的想法,更何况,当时各地的勤王军已经陆续到达,为何也只是眼睁睁的看着皇太极带着十万人的观光团一路免费自抢游呢?
所以,袁崇焕只是尾随,而没有发动攻击,甚至说绕路南部而不是紧随至北部区拦截皇太极军,是有着现实因素制约的。
另外,袁崇焕明白,虽然现在各地的勤王军陆续到达,已经接近了二十万人,可是要真的面对面的与后金十万人野战,恐怕也无法占据上风,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一方的优势呢?
大明军队野战战力既然跟不上,可是大明的火炮威力射程、城防的坚固程度,却是足以弥补这种优势,为什么呢?
因为皇太极多方“闲逛”无果的情况下,他的目的一定是北京城,这样一来,袁崇焕在宁远锦州的作战经验,便是能够派上用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