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宋朝失传的美食,会在日本走红?

2020-11-23 16:07:49 作者: 为什么宋朝失

“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内旋买饮食,不置家蔬”,那时候的饮食店肆遍地开花,有钱人们也养成了经常下馆子的习惯,很少买菜回家做饭了。

而且吃过了晚饭,也不用像在唐朝人一样担心回不了家。夜市什么时候都会有,吃好了也可以悠然回家,这可真是羡煞唐人。

除了夜市,那时可是连外卖也有了。

而值得一提的是,且不说官家,即便是市井餐馆,用的餐具最次也是金银器,更甚者有玻璃玉器等等。店家也不怕会被人盗走,食物送上门之后店家自会在几日后再次上门取回餐具。

若是遇到大的宴席,“箸瓶” “止箸” “渣斗”这三样可是缺一不可。餐具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店里的装修,更是清幽淡雅,极具文人气质。

不似唐朝有坊市之别,由于没有了诸多禁忌,宋市的饮食越显得丰富多彩。但就其饮食来说,却不会过于“接地气“。

翻阅宋人关于饮食的笔记,“或藉烹庖以谈玄理政治,或假酒馔以喻人生哲学,或寄黍离麦秀之悲于市食,或倾文采诗心之巧于哺啜”。

在宋人的饮食里,不仅仅有色香味,更有政治、人生、玄理、道术等等,他们赋予了食物更加独特而高深的文化和意境,比如不起眼的油条!

“饮食衍衍,燔炙芬芬”“有美皆备,无丽不臻”,宋朝的美食追求艺术化,有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相比胡化的唐食,宋代更推崇饮食的清淡。

这种清淡,并不是他们不喜重口,而是代表宋代文人士大夫们的清美人格,也是一种清雅的生活品味。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花馔。

花馔,是四时花卉做成的菜肴或点心,是典型的“不要吃破肚皮,而要吃出意境”。

这种文人士大夫之间的清淡饮食风尚,折射出的他们对于生命及其养护的理解。

宋人有强烈的贵生思想,养生是宋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活动,食花便是养生的方式之一。

林洪的《山家清供》中直接传达了宋人的饮食审美观。

这里的“清”,说的不仅仅要口味清淡,还不能人为加入过多的调味品以扰乱食物本色的味觉体验,而将观赏性花卉加入菜肴,则能去腻增鲜。

在宋人看来,生命本身就具有价值,与外在评价无关。

就如宋画,大河山川是美的,飞禽落叶也是美的。

任何生灵都不应肆意践踏,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东坡先生曾一度身陷囹圄,险遭杀身之祸,出狱后他便不再杀生,这不是为了修来世,而是不想“有生之类”感受到自己切身体会过的对死亡的恐惧。这种推己及人、由人及物的性情,也是极为难得的。

一盏茶,些许花馔,再配上素色如烟的瓷器,这般的简约和质感,是宋人的日常,更是他们心中的山水,所有的柔美素雅,也都被认真交付给了这一日三餐。

民以食为天。汪曾祺先生曾言“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从宋代美食“管中窥豹”,宋人生活的幸福指数一定是历代王朝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