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清三代火热,可是却也成为了高风险收藏版块,这是为什么

2020-11-25 17:43:04 作者: 都说清三代火

随着藏家在拍卖市场对于三代瓷器的日益关注。资本首先看重的就是官窑瓷器,然而流传下来,并且进入市场的官窑瓷器数据都是有限的,所以民间很快就把一部分的收藏热情转向了民窑精品系列。

清三代的民窑瓷器当前的市场价格也确实是被炒作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并且,这些年,越来越多的资产阶级人士注重文化的投资和对艺术品的投资,包括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以及企业作为文化的资本投入也都大规模进军陶瓷收藏市场,但是也是这些极具功利性的投资行为,只进不出的收藏习惯,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的清三代瓷器价格一直被拉高。

不过,我依旧认为,收藏清三代瓷器已经是毫无疑问成为了行业的热门,并且这种热度是属于可以持续很久都不会消退的那种。这个对一些理性的收藏者来讲,传达了一种比较重要的信息,也许清三代成为了一个风险非常高的版块,这对于上游的仿古瓷手工业者来说,他们往往是为了迎合下游买家群体里的口味和需求来组织生产。换句话说,仿造者就是哪种有利可图,就仿造哪种,哪种市场越旺,哪种就仿品越多,仿造工艺也越来越高,甚至以假乱真。现当代的一些仿古高手做出来的清三代瓷器中,甚至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前文中提到的郑树发先生,在收藏初期时候,也不断受骗,吃过不少亏,上过不少当,最直接的就是送到拍行中去根本不受认可。

事实上,在广州的古玩市场上也可以发现,清三代瓷器是各类流通渠道上最多的藏品。有些仿品的逼真程度,甚至都可以让同行专家老手拍手叫绝。

投资界有这么一句名言,“成功的投资者永远是在寂寞中等待、在热闹中清醒、在疯狂中退出。”那么在古陶瓷收藏领域里,也是需要同样坚持这种理论的,很多人都是拿着真金白银进入市场的,买贵并不怕,就怕买不对,因为假货没有任何价值。

也正是因为市场上的赝品泛滥,郑树发先生也得不停学习并且超越认知的组织国内知名专家一直的交流。毕竟这是一件学一辈子的事情,很多时候就是在认知和打破认知的痛苦中不断交织着。一个理性的收藏者,不应该害怕自己的藏品受到质疑。因为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和经验水平都是有限的,有局限性的。古董这一学问,知识浩如烟海,所有收藏者只不过是小学生而已。不要轻易的认为自己在某方面很成功,就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古董天才,兼听则明,偏听则废。好话说得容易,但是要避免以后真正的少犯错误的话,要懂得听话,要会听质疑者的判断理论和依据,要学习他们研究问题的方法和逻辑。

我是艺术太太,每一件古物,都会说话。

你所珍藏的,皆是无价之宝。

本文由福羲艺术太太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