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一起盘了宋朝超级好的福利制度,从摇篮到坟墓,生老病死全都一条龙的健全体系。
今天我们要盘一盘宋朝的专业消防队。
小组讨论消防队之前,我们要说说专业消防队伍的出现象征了一个什么意义。
专业消防队的出现态度鲜明的向世界宣布:这个朝代正式迈入城市化大发展建设中了。
大家想啊,一个小村庄,百多户人,着火了,隔壁老王一喊,村长王富贵就能带着寡妇们拎着桶,流水线作业就给扑灭了。如果我们能够穿越到北宋的都城开封,或者南宋的都城临安看看的话,我们就会看到,开封与杭州都设立了专业的消防机构,因为北宋开封与南宋杭州都是超级大都市,常住人口超过一百万,这个数字在现代社会不算什么,但在800年前,那是很惊人的城市规模了,要知道,当时的巴、伦敦城市人口不过是10万左右,也就算是个县。
专业消防队的出现态度鲜明的向世界宣布:国家富足,有能力养专业人士从事专业工作。
宋朝商品经济发达,人口流动相对自由,很多原来的农村人口都脱离土地和原籍,涌入城市讨生活,城市里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流动人口,导致城市居民越来越多,北宋开封与南宋杭州的人口规模很快就突破了一百万。常住人口这么多,住房密度肯定很高,而且,中国古代的住房多是土木结构,一旦发生火灾,损失一定会非常惨重。因此,势必要求发展出一套公共消防制度。
宋朝的专业消防队它来了,踩着望火楼,拎着水枪来了。
南宋末有一个叫吴自牧的文化人。他写了一本记录南宋都城杭州城市风貌的著作,叫《梦粱录》。书中有杭州消防制度的介绍。
按《梦粱录》的介绍,南宋杭州的消防体系,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是侦察、发现火警的警报设施,宋朝政府在杭州城内外修建了23个高塔,高约16米,叫做望火楼,上面有防火兵日夜瞭望,24小时值班,一旦发现哪一处建筑物起火、冒烟,就会立刻发出警报。当时望火楼基本就算全称高塔,最高建筑,古代空气质量好,可能也有灵气, 什么闪电五连鞭,千里眼都大概率能练成,只要望火楼配置个眼神号,嗓门大的大妈,看到火情就喊,估计和现在打119,然后拉警报派消防车一个流程。
二是灭火队,火警拉响之后,将由灭火队负责赶往失火现场扑火,他们是职业的、专业的消防官兵,叫做“潜火兵”。潜就是“潜水”的”潜”,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今有潜水,古有潜火,不过我们今天潜水是为了娱乐,看我头条不点赞的都叫潜水。我还是觉得宋朝叫消防官兵叫“潜火兵”形象,一群平时没有存在感的人群,当出现火情的时候,顶着浓烟烤着烈焰,在危险中默默潜行,拯救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没来得及道一声谢谢,就只能望着“潜火兵”匆匆潜行的背影。宋朝的潜火兵就相当于现在的消防官兵,他们潜火可是冒着生命危险的。
杭州每个望火楼下面都设有一个灭火队,23个灭火队总共有潜火兵2000多名。另外,杭州城内四壁、城外四壁,都驻扎了潜火兵,共有000人这个消防队伍是相当庞大的。
潜火兵灭火的工具主要是水桶、水袋一牛皮做成的装水设备,可以抛入失火点;斧头用于破拆;云梯用于登高;还有一种唧筒,个就是唧唧复唧唧的唧”,是用竹筒做的,有点像水枪,可以喷水灭火。
临安府将杭州城内外划为若干个消防区,以不同的代码来表示,比如朝天门内的代码是三,朝天门外代码是二,城外代码是一。假如望火楼上的防火兵发现朝天门内失火,则发出警报,在望火楼上挂出三面小旗,夜间则挂出三个灯笼,表示失火的区域。如果发现天门外失火,挂出的小旗或灯笼数目则为二。如果城外失火,则是挂一面小旗或一个灯笼。很完备的一个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