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农历二月二,龙抬头。
这个节日的起源还是非常早的,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到周武王时,每年二月初二还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
唐朝,二月初二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说是“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等;南宋时,二月初二这一天宫中有“挑菜”御宴活动;元朝时,明确了“龙抬头”的叫法;明朝时,在二月二还增添了“熏虫”、“炒豆”的活动;清朝时,有了剪头发的习俗等。
四大名著中写到很多传统节日,比如《水浒传》、《西游记》里的元宵节等等。
在《西游记》里,作者没有写到二月二,但写了一个与二月二传说有关的故事。
原著道:“玉帝道:那厮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行监观万天,浮游三界,驾至他方,见那上官正不仁,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造有冒犯之罪,朕即立以三事,在于披香殿内。汝等引孙悟空去看,若三事倒断,即降旨与他;如不倒断,且休管闲事。”(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七回:凤仙郡冒天止雨,孙大圣劝善施霖)
“三事”,指的是米山、面山、铜锁。只有米山没了、面山没了、铜锁烧断了,凤仙郡才下雨。
这件事,很多朋友进行了解读,书生也不例外。
去年想写,可想写的时候二月二过了,只能今天来写了。
这个故事,其实有原型,吴承恩将二月二的一个传说改编成凤仙郡。
这个传说,与武则天也是有关的。
相传,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怒了玉皇大帝。古代皇帝,君权神授,为天之子,皇帝都是玉帝安排的,武则天称帝,惹了玉帝。
于是,玉皇大帝命龙王三年不下雨。
龙王不忍下界生灵涂炭,因而偷偷降了一场大雨,为百姓解除干旱。
就这样,龙王抗旨,被玉帝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无出头之日。
百姓感龙王降雨大恩,因此天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
但是,玉帝没有马上将龙王放出,而是给百姓们出了一个难题,金豆开花之时,龙王获释之日。
金豆开花,谈何容易。
为救玉龙,百姓们到处寻找金豆,可一直没有找到。
第二年的二月初一,人们去赶集,看到卖玉米的老婆婆没扎好的玉米口袋撒了一地金黄色的玉米粒。
聪明的百姓们看到后,想到玉米的颜色很像金豆的颜色,如果炒一炒,玉米也就开了,等于金豆开花。
第二天,也就是二月二,百姓们来到龙王面前,当场炒玉米,玉米像花一样开了。玉龙大喜,大喊道:“太白金星,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
太白金星是和善的神仙,他清楚开花的不是金豆,但作为玉帝特使,清楚玉帝早已不想惩罚龙王了,只是没有台阶下,因此当场释放龙王。
从这之后,便有了二月二“龙头节”的说法。
在这一天,老百姓们庆祝“龙头节”,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
金豆开花与米山、面山消失,铜锁烧断,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最后都因下界凡人的诚心打动了天帝。
《西游记》
这个传说,便是吴承恩笔下米山、面山、铜锁的原型。
当然,这只是根据民间传说做出的一种判断,不能说百分百就是这样。
解读《西游记》,我们就要解读出很多种可能,要不谈何解读呢。
可能,只是可能,不一定就是真的、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