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在结合民间传说和历史事实基础上,对“桃园结义”的故事再次加工。
他为“桃园结义”的故事增添了时代背景,并赋予了家国情怀。
宦官弄权、黄巾起义,天下大乱的东汉末年,刘、关、张三人想通过结义举事,实现破贼安民,匡扶正义的理想。
在三人相识的顺序上,罗贯中改变了历史、平话和杂剧中,关羽和张飞先相识,再与刘备相识的顺序。
而是让刘备掌握三人相识的主导权。
刘备见张飞形貌异常,主动与之结交。
之后,刘备又见关羽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于是又主动结交了关羽。
相谈甚欢的三人,当晚在张飞的庄园定下共商大事后,决定于第二天在张飞庄园后面的桃花园结义。
次日,天未亮,结拜所需的案桌就已在桃园中安置好了,乌牛白马等结拜所需的祭礼也准备妥当。
只见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恭恭敬敬地跪在案前,焚香,跪拜起誓:
“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祭祀完毕,三人宰牛设酒,并召集乡里三百多勇士痛饮庆贺。
刘备三分天下的事业之路,正式启程。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正是因为人们对忠义和正义的向往,才最终有了“桃园结义”的故事,且故事也才能风靡社会,引得人人效仿。
历史是过去的,更是现在的;故事是静止的,更是鲜活的。
三国时期,结义之事十分常见,如孙坚与王晟,孙策与周瑜,孙策与张昭等。
为什么明明没有结义的刘备、关羽、张飞,反而在宋末元初被演绎出“桃园结义”的故事?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桃园结义”的事在民间流传,正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反应。
公元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驱掳徽、钦二帝和宗室、后妃、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等北返,北宋灭亡。
这,就是有名的“靖康之耻”。
靖康之耻和南宋的灭亡,给当时文人士子的心理所造成的伤痛,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抚平的。
并且,元朝末年,社会动乱,民不聊生,人们普遍希望有侠义豪杰之士,能救民于水火。
于是,以混乱为主要时代特征的三国,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而刘、关、张三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的事迹也逐渐被人们热捧。
“桃园结义”的故事也就应运而生,并在民间广为流传,直至在罗贯中的笔下定型。
历史的价值,不在于知道已经发生了什么,而在于知道从哪里来,要怎样活好当下,未来要到哪里去。
因此,是否真实存在“桃园结义”之事,对我们而言已经不重要了。
并且,故事能够流传至今,靠的也不是结义的仪式。
而是结义背后,朋友间相望相守、共同奋斗的那份“忠义”之情。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这大概才是“桃园结义”,最迷人和最耐人寻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