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杀韩信和戚夫人,到底是她手段狠毒,还是此2人咎由自取?

2020-11-30 15:17:04 作者: 吕雉杀韩信和

自古,臣子功高震主,都没有好下场。这韩信倒是真可爱,竟然想凭借功高震主来换得太平和安稳。抱着这样的心理,他没有听从蒯通的建议,结果当然也是非常令人意外的啦。因为他如此行为和态度,等于是自己黑了自己一把。以后追究起这事,怎么着韩信都是有问题的。比如说你有叛变之念,而没有叛变是因为想通过功劳来要挟老大。这老大刘邦岂能开心呢?

韩信的妇人之仁还有一次表现,那就是韩信在楚地时,刘邦对韩信很不放心,决定去攻击他。由此可见韩信功高震主到何种程度了。如果韩信是一个聪明人的话,击败项羽后,天下虽没用彻底一统,但大形势已经定了,这时候,他直接给刘邦辞职,交出兵权,回乡安享富贵,想来刘邦会非常高兴,而且一定会重重封赏他,让他官爵不少,财富成堆。

可是韩信得知刘邦来时,竟然还心生叛意,可是他又认为自己没错,也就是拿不出一个造反的理由,于是他再一次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犹豫不决,真是够可悲的。结果刚好项羽旧部钟离眛在韩信这里,于是韩信就杀掉了钟离眛,提着钟离眛的头去拜见刘邦。可是韩信到了刘邦那里,刘邦就令人把韩信给丢进了囚车。在韩信那里,他认为刘邦记恨钟离眛,实际上比起败军之将钟离眛,他韩信才是刘邦心中的大患。可是韩信在被装进囚车的时候,才明白这个道理。

韩信之结局:说实话,韩信之结局,虽然少不了吕雉之狠毒,但是有一大半都来自他自己的咎由自取。尤其是被改封淮阴侯时,这其实就是刘邦给他的一个信号,“你对我威胁大了去,你的官爵应该小一点,”潜台词却是:“韩信啊,你的功劳和声望太高了,让我不放心。”如果换作张良或陈平等人,他们估计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告老还乡、闭门谢客、老老实实安养晚年,至少要把自己的姿态搁到最低,尤其是不乱说话。可是韩信偏没有,在第一次刘邦抓他的时候,他就发了一串感慨,说什么“飞鸟尽良弓藏”之类的话,再回到长安被降封之后,又是牢骚满腹,认为和周勃灌婴樊哙成为一个级别是莫大耻辱。这算什么态度呢,不仅让刘邦不放心,更是得罪同僚。

在如此背景之下,韩信最终被吕雉和萧何联手处死。后来刘邦带兵平叛回来的时候,听说韩信已死,心里很踏实。那么照此来看,吕雉不过是为自己的老公扫平了他无法出面扫平的障碍而已。设若刘邦出面做这件事,就有功成就杀功臣的恶名,可是吕雉出面来做,刘邦就没有这个污点了。但吕雉却因此背负狠毒之名上千年。实则是后世之人,都对韩信之死进行过分析,比如三国姜维认为韩信之死不过是利益的牺牲品。那么也就是说,韩信之死没有所谓的对错,只有利益的权衡。韩信在影响过大的时候,不知道月满则亏的道理,终于让刘邦起了杀心,这都是他自己不注重言行的后果。实在是不能把这个罪恶帽子全扣在吕雉头上的。

接着我们再说吕雉杀戚夫人的情况。戚夫人虽然跟韩信不同,但是结局却同样惨。韩信是因兵威让刘邦不安心,而戚夫人则是凭借淫威想把吕雉取而代之。在外表上,戚夫人确实比吕雉漂亮,尤其在后期更得刘邦的宠爱。但是吕雉的地位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撼动的,首先吕雉是刘邦的发妻,他们有过共患难的经历,其次是刘邦的许多旧部都很认吕雉,第三是吕雉本人虽为女性,但却才能出众。因此,戚夫人单凭一张漂亮的脸蛋是无法取代吕雉的。

或者戚夫人自己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她就想自己取代不了吕雉,但自己的儿子刘如意若能继承刘邦的帝位,那么自己的地位也可母凭子贵。可是戚夫人的计划和谋算并没有得逞,不过她为自己埋下祸根也有三个理由:

其一理由是戚夫人在得宠时,太得意忘形,失去了对后宫大局的理性判断,尤其是对皇后吕雉的伤害太深。

其二理由是戚夫人对刘邦吹足了耳边风,使得刘邦差点下决心要废立太子的时候,吕雉在张良的谋划下,召来了商山四皓。刘邦见太子地位稳固,不可动摇,因此就劝说戚夫人算了吧。言下之意,就是不要再和吕雉作对了,想要在后宫获得安宁,就要和皇后搞好关系,尤其不要想什么废立太子的事。可是戚夫人只是哭泣,但刘邦也并没有做什么,只是说你跳舞,我来唱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