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余亮 | ​汪曾祺和他的《异秉》

2020-12-22 19:19:53 作者: 庞余亮 |

到了1980年《异秉》,这个故事通过40年的酝酿,再次重写,成了汉语小说中的经典。这篇小说要点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王二,相对应的是又笨又不幸的小学徒陈相公。王二有了房子,房子也有了地址,在后街濒河的坡上,有了自己家的豆腐坊,有了保全堂和源昌旱烟店的姓名熏烧摊的内容也有了改变,少了洋烛火柴等,乃至对收钱的盒子也有了改变。《灯下》里叫钱笼,1947年的《异秉》叫钱龙,这一篇里叫匣子(北方的叫法)。但多了春天的野味,有了五味羊糕的做法,有了说书场,有了保全堂里边的推牌九。这些还不是要点,要点是多了保全堂里陈相公和倒运的咳嗽声不断的陶先生。陈相公老是挨卢先生和许先生的打,陶先生总是要被请上主席(被解雇)。这里边少了明晰,多了污浊,即多了许多人情世故的东西。两条线,两个走向。在张汉有关异秉的话说完之后,一个小角色自己走上了神坛,而别的两个小角色则在厕所里相遇。1947的《异秉》中叫茅房。

三个《异秉》,有着无限的人生和命运。汪曾祺笔下的王二,现已成了我所熟识的同伴,后来我还为“王二”写了一首诗,标题就叫做《就像你不认识的王二……》。那是一个没有异秉的王二,也不知道他的大小解是否分隔,但文学的奇特,就种在了里下河这块多水的多灾祸的土地上了。

庞余亮#汪曾祺#小说#里下河保藏

除了崇拜,我读汪曾祺先生的小说,还等于听父亲讲故事。1947年,27岁的汪曾祺写下的《冬季》,真的就把我关于幼年雪天的感觉写出来了。里边写了大和二和,好像便是我。还有小莲。豆腐店顾老板。顾大娘。打更的李三。李三的狗肉。侉奶奶。纳鞋底。怕水缸冻裂的一根木柴。

当然,这篇《冬季》作为种子,在这篇小说中,诞生了好几篇小说,汪曾祺先生把它取名为《故乡杂记》。杂记的第一篇写了打更的李三。接着便是长榆树的侉奶奶。后来便是《鱼》中的庞家三兄弟。偏偏咱们家,我的父辈是庞家三兄弟。到了咱们这一辈,也是三兄弟。这篇《冬季》长出的还有1994年《辜家豆腐店的女儿》。顾家变成了辜家,估量里边有故事。

这段时刻,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异秉》。三卷本小说中,汪曾祺先生就这篇《异秉》,总共写了三个版别。这三个版别,在我看来,都是小说的上乘之作。

《异秉》的第一个版别写于1941年,但不叫《异秉》,而叫《灯下》。里边的人物,情节悉数呈现在后面两个版别的《异秉》中。只不过故事的走向有改变。宣布这篇极具前锋风仪《灯下》时,汪曾祺才21岁。里边有19个人物。这19个人物,登时让我想到了朱文的《黄昏光线下的120个人物》。相同有店,有光线,有走来走去的小角色。小说的最初人物陈相公便是第三个《异秉》中的另一个主人公。当然,他和《灯下》中呈现过的陶先生、卢先生、陆二先生、虾二爷、张汉、老炳、疤二,以及王二的儿子纽扣后来都呈现在1947年的《异秉》中。可是,1947年的《异秉》,也便是过了7年之后的《异秉》,主人公是王二,可是多了王二的哥哥王大,王二的女儿(少了《灯下》中陆二先生的外孙女)。多了几个小角色,比方烤鸭架子,徐大虎子,打更的李三,崔老夫子,王二太爷,刻图章的陈老三。当然,少了苏先生,少了陈相公(变成了没有姓名的学徒的),

1947年《异秉》是以王二的一生为线的线型小说。一个蚂蚁般的小角色,小鸟垒窝般的,衔起了其他小角色所仰慕的人生。王二也变成了“二老板”。其中有两大段心思描绘可谓绝妙。一是王二在药店屋檐下摆了十几年摊的回想。“那里地上一个坑,该垫一个砖片,那里的椽子特别粗,他熟得很。春天燕子在对面电话线上唧唧呱呱,夏天瓦沟里长瓦松,蜘蛛结网,壁虎吃苍蝇,他记住清清楚楚。”第二个,几个喊他“二老板”的老辈子,给王二回想他父亲是怎样死的,他怎样瘦得像个山公,到粥厂打粥,跌跟头,怎样挎了个篮子卖花生,卖梨,卖柿饼子,卖荸荠,怎样摆熏烧摊子。

到了1980年《异秉》,这个故事通过40年的酝酿,再次重写,成了汉语小说中的经典。这篇小说要点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王二,相对应的是又笨又不幸的小学徒陈相公。王二有了房子,房子也有了地址,在后街濒河的坡上,有了自己家的豆腐坊,有了保全堂和源昌旱烟店的姓名熏烧摊的内容也有了改变,少了洋烛火柴等,乃至对收钱的盒子也有了改变。《灯下》里叫钱笼,1947年的《异秉》叫钱龙,这一篇里叫匣子(北方的叫法)。但多了春天的野味,有了五味羊糕的做法,有了说书场,有了保全堂里边的推牌九。这些还不是要点,要点是多了保全堂里陈相公和倒运的咳嗽声不断的陶先生。陈相公老是挨卢先生和许先生的打,陶先生总是要被请上主席(被解雇)。这里边少了明晰,多了污浊,即多了许多人情世故的东西。两条线,两个走向。在张汉有关异秉的话说完之后,一个小角色自己走上了神坛,而别的两个小角色则在厕所里相遇。1947的《异秉》中叫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