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四川史学双峰:李焘与李心传续写“通鉴体”辉煌

2020-12-23 10:31:44 作者: 宋朝四川史学

龙鹄山巽崖书屋原址题壁

现实上,关于这样一部大部头作品,李焘也并非一次顺畅写完,而是分阶段完结。自隆兴元年(1163)至淳熙四年(1177),李焘先后四次分批完结。隆兴元年,李焘在知荣州任上(今自贡市荣县),其时四十九岁,进呈太祖朝部分。自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到开宝九年(976),计十七年,分红十七卷。乾道四年(1168)又进上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等部分,共一百零八卷,写成一百七十五册和《目录》册。还专门附上一篇《进〈续资治通鉴长编〉表》,叙说编写意图和含义,因而可知,李焘对司马光在北宋掌管撰写《资治通鉴》的深刻影响,李焘在编纂办法上根本是彻底仿照《资治通鉴》编制,只不过,当年司马光手下有许多才华盖世的帮手,而李焘简直是凭仗一人之功完结,尽管文字整体或许不如《资治通鉴》,但今日人们只需研讨北宋前史,没有人能够绕开李焘这部书,现已足以阐明其永久的价值。

淳熙元年(1174),李焘六十岁,又进神宗朝《长编》,自治平四年(1067年)至元符三年(1100年),计四百一十七卷。淳熙三年(1176),孝宗现已充沛认识到李焘对总结宋朝史事的巨大奉献,提升为秘书监,权同修国史,兼任实录院同修撰,让李焘发挥撰写史书的专长。淳熙四年(1177),徽宗、钦宗二朝编成,孝宗称誉他“无愧司马光”。由此,北宋时期的前史悉数完结。

因为《续资治通鉴长编》是李焘一个人的作业,他也十分清楚自己收集撰写这部书的匆忙,所以不断地修订改善。完结修订的时刻一说是淳熙七年(1180),一说是淳熙十年(1183),而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认为是在淳熙九年(1182)。

《续资治通鉴长编》的巨大成果是毋庸置疑的,根本取自其时留存的第一手史料,尽管不能说肯定可信,比方宋太祖之死和宋太宗继位这等千古疑案一类。加上李焘的这部书现已代表朝廷官府,不免会有含糊和避讳之处。假如归纳比较关于北宋前史的史书价值,根本学术界仍是公认会优先考虑《长编》,位置肯定在元代撰写的《宋史》之前。

续资治通鉴长编册页

因为这部书的整体特征是“宁失于繁,无失于略”。李焘的编写进程是按长编法进行,先以年月为丛目,丛目既成,乃修长编。李焘对史料进行考订,也是遵司马光的考异法,所以另一大史学家李心传评说李焘是“仿司马氏《通鉴》,踵为之”。“大概皆温公旧规”(陈振孙语)。

李焘从方式办法上是全面承继了司马光通鉴体史书的利益,但《长编》的具体内容与《资治通鉴》的旨趣仍是较有差异。都知道,司马光其实是一套写作班子的掌管人,他是依据下面作者完结的书稿进行终究统稿,“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戒者,为编年一书”,加上司马光自己也是写作高手,所以终究《资治通鉴》前后文风和史学观念根本保持一致,大多表现了司马光自己的许多倾向。

而李焘编写《续资治通鉴长编》是“统会众说,掊击伪辨,使奸欺讹讪不能趁机乱真,祖先之丰功盛德益以昭明”(《进续资治通鉴长编表》)。因而,李焘为了宏扬宋朝树立以来的种种成果,首先就根本保存了本来史猜中的许多史实和许多细节,显出其内容完整性。其次他十分敬重长辈司马光的奉献,认为自己前后花费近四十年汗水的巨作,不敢称作《续资治通鉴》,只能称作是《续资治通鉴长编》,从作品本身上认为仍是一种记载宋朝的“史稿”,不算正式的史书,十分谦善,足以令后人慕名。

李焘终身精力过人,就这样一部皇皇巨作之外,听说还有不少其他作品。史书上列出名单的就有《巽岩文集》、《四朝通史》五十卷、《唐宰相谱》一卷、《江左方镇年表》六卷、《晋司马氏本支》、《齐梁本支》、《王在世表》、《五代三衙将帅年表》各一卷,《春秋学》、《易学》五卷、《春秋学》十卷等五十余种,惋惜大多都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