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背后隐藏道家文化的密码?

2020-12-25 07:14:07 作者: “书圣”王羲

三、《换鹅帖》的故事

天师道是道教中闻名的门户,王氏宗族崇奉天师道,代代相传。“之”字在王氏宗族子孙的姓名中沿袭,正是这一道教崇奉代代相传的显著标志。王羲之一家和夫人郗氏一家都崇奉天师道。《晋书·郗鉴传》说郗愔“事天师道”,“与姊夫王羲之……俱栖心绝谷,修黄老之术”。看来,王羲之不但是闻名的书法家,仍是一位道教徒、摄生家。

王羲之传世的书法作品除《兰亭序》外,还有一部相同精妙的小楷法帖叫《黄庭经》。

传说,王羲之十分喜爱鹅,爱鹅成癖。

山阴有位道士专心想得到王羲之的墨宝,就特意饲养了一只又肥又大的白鹅。一天,王羲之到城外出游。当他看到了大白鹅,就想买下来。一问,才知道鹅是道士的,就恳求道士把白鹅卖给自己。道士说:只需你抄一部《黄庭经》,我就把鹅送给你。所以,王羲之怅然容许。他回家仔细抄完一部《黄庭经》,就赶往道观送给道士交流,然后,高高兴兴地拎着鹅走了。所以,这《黄庭经》小楷法帖又有了个《换鹅帖》的别号。

王羲之为什么特别宠爱鹅呢?有人以为,王羲之从鹅的脚步动作中,感悟到了毛笔字书写用笔的微妙,具有书法仿生学的学习含义。鹅既是他朝夕相处的宠物,又是他书法道路上的良师益友。而依据陈寅恪先生的考证,王羲之只所以为了得到这位道士养的鹅,不吝走上三十里的山路,还亲手抄写一遍《黄庭经》,其主要原因,仍是出于他的道家涵养,是为了到达摄生的意图。

听说,王羲之常常服食道家仙药“五石散”来益寿延年。但是,服用此药,随同而来的会有中毒症状。食用鹅肉具有解毒的成效,因而,王羲之把鹅视为上等良药。为了修道摄生,王羲之所以就再也离不开鹅了。

四、王羲之修仙的成果

王羲之宗族崇奉的道教天师道,其终极的抱负便是天保九如、修炼成仙。道家经典《黄庭经》叙述的正是道家修仙的办法,存思黄庭,炼养丹田,吐纳行气,保精固精,必能修成正果。王羲之以忠诚之心恭顺书写的《黄庭经》,潇洒洒脱,气足神完,真可谓是字字珠玑,宝光闪耀。

除了“养气”修炼,“服食”丹药也是道家的重要修仙办法。魏晋名士沉迷于丹药摄生,王羲之也不破例。《世说新语·容止》记载王羲之见了服用“五石散”之后的朋友杜弘治,惊叹他“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王羲之仰慕不已,也亲自去体会了服用五石散的美妙感触。他在给朋友的《杂贴》书信中说:“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轻举动如飞也”。

王羲之当然没能依托丹药修炼成仙,他是经过自己的文笔、书法成果了自己“书圣”“书仙”的前史位置。南朝宋时期刘义庆撰写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记载了许多有关王羲之的逸闻趣事,比如“东床快婿”“逸少清贵”之类的典故,虽然言语简练,却展示了王羲之的性情、心思,刻画出鲜活生动的名士形象。

王羲之身世名门,代代为官。混迹官场的王羲之一直都郁郁不得志,最终在会稽郡守任上,偏偏又遇上了自己最厌烦的上司王蓝田。王蓝田捉住王羲之的凭据,借机报复。王羲之一气之下,爽性称病,勃然辞去郡守之职,归隐到会稽部属的剡县金庭。陈寅恪先生的《述东晋王导之功业》以为:王羲之“其赏识天然界美景的才能甚高,而浙东山水佳胜,故于此区域作寻田问舍之计。”

剡县金庭灵山秀水,景色幽丽,传说有神仙出没其间,是一处抱负的隐居地。所以,官场失落的王羲之,只能寄情于山水田园,舞文弄墨,专心修仙,抑郁寡欢而终老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