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先是以一首《风定过垂虹亭》的诗,表达了他此时如释重负的心境:“忽见石湖山上塔,定知塔背是姑苏。”接着以《望姑苏》,点出了今晚的住宿地址:“喜闻借得姑苏馆,百尺高台入杖藜。”他仍是个精密之人,把一切通过的当地顺次排了序,记住先是《泊平江百花洲》,后是《泊船百花洲登姑苏台》,又写了入住当晚所见到的《姑苏馆夜雪》,次日则《雪中登姑苏台》赏识雪景。在元宵节前一天的晚上,自己一个人在《姑苏馆上元前一夕观灯》后,又陪着前来看望他的客人,前参知政事范成大、现平江府知府袁说友等人,再次于《姑苏馆上元前一夕陪使客观灯之集》。
杨万里将王唤五十年前,在平江知府短短的三年任上,所建的姑苏馆、姑苏台、百花洲,都逐个如实地写进诗里,或许这便是隐隐地对他遗留在姑苏事功的最好留念。
话说那个露宿风餐的释元肇,所乘之船此时现已在胥门百花洲的码头边上停好了。当他总算登上了闻名遐迩的姑苏台,倚着栏杆放眼望去,远处烟水苍茫山色苍苍,一轮红日正在西垂。茶褐色的僧衣泛动着,在晚风中宣布悄悄的飘动声响,究竟仍是没有完全看破红尘,千年前吴越争霸的许多兴亡旧事,霎时间一同涌上了心头,便越发觉得从前写的诗意犹未尽。想到此时站立的姑苏台,正是九十年前王唤亲手所建,更是心潮澎湃无限慨叹,遂以《姑苏台》为题,在心中静静诵读道:“古今荣枯事,六合不能齐。水阔连湖外,山多在郭西。登临烟雨后,怅望落日低。若问乌栖曲,城头夜夜啼。”
文:项苏农 拍摄:李国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