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天津,吕碧城写信给已到《大公报》报馆借助的朋友,让人欣喜的是,这封信函无意中被《大公报》创办人英敛之发现。
有才之人都非常“惜才”,英敛之对她的文笔和志气都大为赞赏,当即决定聘用吕碧城为编辑。
那年,吕碧城刚满21岁,成为了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
吕碧城的经历也应了那句话,你若愿意,命运就会掌控在自己手里。
吕碧城文笔犀利,她或激扬文字,或婉约地论述自己的女权思想,她连续发表了鼓吹女子解放和女子教育的文章,如《敬告中国女同胞》、《兴女权贵有坚韧之志》等文。
吕碧城三个字很快叫响京津地区,而她亦成为文化圈的“红人”,连袁世凯之子袁克文都对她钦佩不已。
英敛之称赞她:“极淋漓慷慨之致,夫女中豪杰也。”
虽然,吕碧城在《大公报》做的风生水起,但她并不满足于现状,文字只能起到呼吁的作用,若想真正的将女权发挥的彻底,还要靠教育。
最后,在她的奔走相告下,1904年,“北洋女子学校”正式成立,吕碧城则成其为校长。
这一年,她刚满23岁。
在北洋女子学校,吕碧城一待就是八年,她将传统中国文化和西方自由、科学的思想结合起来,铿锵有力地抨击“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
当年北洋女子公学培养出了不少优秀女性,邓颖超、许广平等都是毕业于此校,亦成为后来在近代史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女性。也因此,吕碧城被誉为“北洋之界之哥伦布”。
鲁迅曾说,娜拉出走,要么堕落,要么毁灭。
吕碧城却打破了这个定律,凭借一身才华和过人的胆识,从一文不名的小女子成为天津文学界和教育界响当当的人物。
虽然经历过家道中落,惨遭退婚,但生命的波澜并没有让吕碧城退缩。相反,她拥有一个独立的灵魂,独立自主,自强不息。
3
从政从商,谁说女子不如男
1911年,受辛亥革命的影响,北洋女子公学一度停办。
尔后,吕碧城在袁世凯之子袁克文的引荐下,转眼即成为了大总统之机要秘书,开始涉足政坛。
这位袁公子对吕碧城与其说佩服,不如说爱慕,他对吕碧城可谓是有情有义。
当年,吕碧城和秋瑾因缘结识,虽然一个要教育,一个要革命,但这不影响她们之间的友谊,两位同为革新奔走的女性,同塌而眠,成为莫逆之交。
秋瑾遇难,吕碧城冒着危险替她料理后事,又因二人又过书信来往,吕碧城不幸被捕,甚至有被判死罪的危险。
这时,袁克文因欣赏她的才华和思想,他拿着批捕公文找到了父亲,终将其释放。
只是,聪明如吕碧城,当然知道袁公子生性风流,最后理智又体面地拒绝了他。
涉足政坛之处,吕碧城原有一腔热血,想借机会推行女权,但在总统府的的三年,她看清了官场的黑暗和丑陋。
尤其是大清朝灭亡,袁世凯欲称帝,这让吕碧城心灰意冷,随后她愤然辞职,从此远离政坛。
吕碧城真乃奇女子,她有才学,有胆识,能从文,也能从政,仿佛把她放在任何一个领域,她都能大放异彩。
辞职后的吕碧城,只身来到大上海。
那个年代的上海滩,帮派纵横,想混出名堂,哪有那么容易,别说女子,就是男人想在上海滩立足都是难上加难。
但,吕碧城又一次制造了传奇,她到了尔虞我诈的商界,竟然混的如鱼得水,只用两三年时间,就成为了人人钦佩的超级女富豪。
因此,在国内许多女作家因为流离、贫困、失婚而陷入痛苦的沼泽中时,吕碧城已将自己活成了女王。
吕碧城是从不肯委屈自己的,她靠自己的双手打下了江山,她的生活也极其社奢华,所住寓所完全欧化,油画、钢琴、欧式吊灯点缀,平日无事,她出入高档娱乐场所,无论走到哪里,都是焦点人物。